返回

第一百一十四章 南下畅谈 武陟畅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一十四章 南下畅谈 武陟畅想 (第2/3页)

量多招收一些人员。我看那些以前的官员,好好培训一下用起来还是比新人强。”

    “是啊,旧官员他们的从政经验还是有的,只要他们能接受我们的理念,我们就可用它们。不过我们的考核监督工作也要跟上,不然也会出问题。”欧阳鹤说。

    “不管哪朝哪代,吏治是每个王朝的存亡的关键。我一直在考虑如何监管我们的官员。一个是官员的权力要公开,官员的收入财产要公开,还要接受舆论、民众监督,不仅是上级的监督管理。总之我们在山西不拿出来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之前,我们绝多不应该盲目的扩张。”张知木说道。

    在汾河上,看到河岸上一个个码头,张知木喊来了杨靖,说:“杨靖,我们以后要将所有的码头都统一管理起来,各个码头上都通了电报电话之后,我们就可以统一配送需要运输的货物,这样的话我们运输的效率就能提高不少。”

    杨靖说:“这是好事不假,可是过去,各个码头都是各地官府分管的。现在我们都统管起来是不是会惹起各个地方的不满。这都是摇钱树。”

    “这没关系,码头可以归他们地方管,运输业务可以统管。然后定好利益分配的标准。这件事你可以和陆先生拿出来一个方案来。”张知木知道运输行业要想做大,必须能协调发展才行。

    陈玉峰这次是陪着张知木来到潼关,他们一是要和刘云、宁德研究派兵到武泯岛的事,另外也是陈玉峰要亲自将潼关地下金库里的宝贝都押运回窑岗去。

    刘云在潼关早就挑选好了一个很有战斗力的团,准备安排他们到武泯岛去。

    张知木和陈玉峰等人亲自接见了这个团的各级军官,张知木告诉他们,“你们将是我们窑岗民军派出去的第一个成建制的部队。你们算是我们窑岗的先锋队。不过你们已经知道了,你们这次出去是需要偃旗息鼓,悄悄的进驻武泯岛。在那里我们已经有一只比你们去得更早的小部队。你们要在那里站稳脚,一直等到我们窑岗的大队人出击的时候,在作为先锋队作为一支奇兵出击。今后你们就直接接受李茂李公子的领导。”

    这些军官能受到窑岗的这么些领导一起接见,都是没想到的。更是没想到,窑岗的领导不是简单给他们下了命令就完事,而且还给他们讲了很多这次任务的意义,这让他们觉得窑岗的领导也是非常尊重他们。这些军官一个个都是挺直了身板,都想给领导们留下一个好印象。

    最后,张知木他们留下这个团的团长,陈玉峰告诉他:“现在武泯岛上还有我们七八百人,有石秀具体负责,到了岛子上你们都听石秀指挥。现在岛子上一下子不可能安排这一个团的部队,这次你把自己的部队先安排一下,带几个人先跟着张总他们过去,先去打个前站,把事情先安排一下。”

    在潼关陆成祥和刘云一起看了看潼关的马市。潼关毕竟是一个交通要道,而窑岗人的名声也很好。很快的这里来了很多过往的商客。马市上也有了一些马匹。刘云对陆呈祥说:“我能看出来,有的人是在挑好马,一般的马他们不上眼。或许他们就是给李自成买战马的。我们可以先打电报让家里先弄过来一千匹战马,养在军营里就行,每天送到马市一些。我派人慢慢的和他们搭上关系,或许他们就能一下子多买一些战马了。先别把他们弄惊吓跑了人。”

    陆呈祥说:“没想到你还是个做生意的料啊?”

    刘云和陆成祥也很熟悉,说:“那是啊,要不是我们还要打仗,我就跟着你去走南闯北的做生意去。保证顶人用。”

    陆成祥回去就给家里发电报,让家里派人给潼关送过来一千匹战马。

    张知木他们的船队离开潼关后,到三门峡前停了一站,他们首先上岸去看看窑岗派来管理开元新河的管理人员和守卫在这里的部队官兵。这里的管理人员和官兵看到窑岗这么些领导都来了是十分的高兴。

    在他们的陪同下,张知木和卢炳义、李云鹤他们重点的是仔细考察了开元新河的淤积情况。最后张知木和卢炳义、李云鹤都觉得,这里的淤积情况比预想的还要严重,必须尽快的进行清理,否则的话淤积死了更难清理。

    看完这里的情况,卢炳义说:“这里淤积的一个原因是,考虑到船只通过这里的时候,以前都是由人在半山腰上的纤道上由纤夫拉过去,因此不能让开元新河里的水流太急。控制了流速,含沙量很大的黄河水里面的沙子就很容易沉积。所以就容易淤积。”

    张知木说:“以后,我们可以在入水口出建一座拦河坝,建几个闸门控制开元新河的流量。在水大的时候,尽最大的流量放进开元新河,用河水的高流速冲走河底沙子。过船的时候,再控制水流量。”

    “那是后话,需要慢慢的建设控制工程。可是眼前的淤沙怎么弄呢。前朝时候做法是在水小的时候,将开元新河堵上,然后清理淤沙,那样的话,工程量也是不小。”卢炳义说道。

    “我倒是有一个想法,是不是可以试试。”张知木想起来前世时候的挖沙船,那种从河底挖沙子的传送带装置很适合清理河底的淤沙。“云鹤,你们搞的那种装卸粮食的传送带。如果我们把传送带的胶皮带子,换成一个连一个挖沙的钢斗子,然后伸到河底,只要这样的装置运转起来,就可以将河底的泥沙传送到船上,这样是不是就可以将河底泥沙挖上来。”

    李云鹤一听,说:“对啊,制造这样的装置不难,也一定好用,回去我就马上让他们制造一个这样的装置,然后装在拖轮上。”

    卢炳义也觉得这是一个好主意,不过他说:“这也是个权宜之计。我们下一步也可以象张总说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