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高官开会 炼轻金属 (第2/3页)
笑说:“我今天就给大家透一个底儿。我不说我们在外的各个分号的里面的银子,也刨去别人换窑岗币存在我们这里的银子。就说我们窑岗自己的金子银子,我们有金银折成银子不少于一千万两。”
陆成祥的话,让整个会场“轰”的一下,他们都没想到,窑岗现在有这么些银子。
“我们能省下这么多银子,多亏了我们的大管家陆先生。你们都说他是小抠,没有他这个小抠,我们剩不下这么银子。” 张知木说:“我还想说的是,我们陆先生在军队身上的花费,从来没有抠过一点儿。”
其实,张知木、陈玉峰和黄玉坤都知道,陆成祥说的数字,已经留了很大的余量。最少少说了一半儿。
陈玉峰和欧阳鹤连忙说:“对对!”
张知木的夸奖和大家的恭维,让陆成祥的圆脸有些发红,他又起来说:“我不管大家怎么说,我还是这样,不该花的银子,绝对不能花,该少花的银子一定要少花。大家不要听说我们有了这么些银子,就以为可以随便花。要是一撒手,这些银子很快就没有,以后我们吃啥。要知道我们在山西三年内只能花银子,不能收银子。我们还是有十几万军队要养活。”
议论完这件事,张知木接着说:“我们目前的发展遇到了一个制约瓶颈,那就是我们的合成氨一直没有取得突破。所以我们的硝酸就只能用硝石来制取,这个硝酸是我们制造无烟**用的。可是我们这里没有硝石矿,只能从外面购买,最主要的一直没有解决稳定的来源渠道。现在蒙古的托里王子每月都能运来点儿,但是显然满足不了我们的需要。因此我们必须在几个煤炭产地,建设大型的焦炭生产基地,这样既可以满足我们炼钢用的焦炭,又可以得到我们的煤焦油和氨水。氨水我们氧化之后就可以生产硝酸,煤焦油的用处更大,别的不说。从煤焦油里面提取的甲苯原料,我们就可以生产比我们黑**威力大十倍的**。”
李威问:“比黑**威力大十倍的**是不是也比无烟**大三四倍?”
“可以这么说。”
“是不是同样的炮弹换上了这种**威力也就大三四倍?”李威问。
“是,可以这么说。”张知木回答说。
“太好了,赶紧造这种**吧。”李威说。
“这也是我今天要和大家讲的事情。现在清风子已经在搞炼油厂,他们要是把甲苯提取出来了。新式**就快了。”张知木说:“不过,我今天要说的是,我们准备在牛头山,建一个焦炭生产基地,生产焦炭同时回收煤焦油和煤气。这件事儿由阎兴参与建设。”
阎兴起身说:“张总找我说这件事儿的时候,我就说,这是件好事儿。我们牛头山那边有很多煤炭,正好可以炼焦炭。更何况我们的铁路也要修到了牛头山。以后煤炭和焦炭运输都方便。”
“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我要告诉大家。那就是关于李岩李公子的安排。我们已经秘密成立了一个法律起草班子,这件事实在是太大了,也需要一个有担当的人来负责。我就委托李岩来负责了。以后大家对我们的未来有啥想法,可以直接找到李岩来探讨。因为我们未来要建设啥样的社会,都是由未来的法律决定的。李岩负责的这件事的重要性,怎么说也不过分。希望大家都要支持他的工作。”
张知木说完,大家报以一阵掌声,表示支持。
李岩起身说:“我感谢张总和大家对我李岩的信任。这两天晚上,我在想,我李岩有何德能得到张总和大家的如此厚爱。我李岩只能以努力工作来回报。我李岩此生能加入窑岗这个队伍里和大家共事,此生无憾。”
李岩的话也换来了大家一阵掌声。
最后,张知木说:“我们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事情,需要统一意见。我派出去的官员们,大多数已经很顺利的开展了工作。遇到有土匪捣乱的,杨靖也带人帮着解决的差不多了。可是有些地方势力,对我们不服气。怎么处理这个问题,我们要有一个统一的意见。我的想法是,我们既要有菩萨心肠,也要有霹雳手段。”张知木忍不住把前世时汤恩伯常说的一句话说了出来。
陈玉峰说:“对那些不听招呼的,我们要先理后兵。还不听招呼的就灭了他们。”
“对那些地方武装,我们要坚决的取替。不过这件事儿不能操之过急,我们需要稳定一段时间再说。现在我们的当务之急是稳定住局面。”张知木说。
欧阳鹤说:“那些宗族势力太强的地方,我们先不要和他们搞冲突。现在我们的原则是,他们不干扰我们,我们不去惹他们。等我们稳定了局面。我们法律他们要尊守,如果他们遵守我们的法律,我们还不要管他们。如果他们不守法我们就可以剿灭他们。”
“我还有一个想法。我们的无线电技术有了突破,我想先在窑岗搞一个无线电广播电台,这样我们的声音就会及时的传达到我们的电波所及的地方。大家以后就会进一步了解话语权的作用。无线电广播比报纸的消息更直接更迅速。” 张知木这么说,也是知道这里的人不会一下子了解无线电广播的真正含义。
可是欧阳鹤问:“张总,我们这样做,是不是会暴露我们无线通信的秘密?”
“不会的。无线电广播和我们短波电报用的波段不一样。短时间内,没有人能弄懂无线电的事情。”张知木回答。
陈玉峰也没弄明白无电广播的事,他也和大家一样,没有细问,“知木,你觉得这件事儿该做你就安排吧。说实话我们这些人一下子也弄不懂你说的东西。可能这东西就象其他东西一样,你弄出来了,我们一看就明白。”
陈玉峰的话,得到大家的认可。这件事也算通过了。
窑岗这种开会解决问题的方式,让李岩非常欣赏。因为这样的确能集思广益,减少犯错误的可能。
晚上,李岩对红娘子说:“我到了窑岗这些日子,就觉得有些晕乎乎的。你说不是我们俩已经死了,来到了天堂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