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cxzz958.com
第一百零七章 船闸启用 谈话沟通 (第1/3页)
第一百零七章 船闸启用 谈话沟通
张知木只说了几句话,李岩就知道了眼前这个张知木和李自成完全是不一样的人,大顺军和窑岗民军在战场上的差别,从李自成和张知木的差别上就已经决定。
小凌河船闸竣工仪式也是十分的热烈。
张知木执意要唐景窑和他一起进行剪彩,唐景窑激动的手都有点儿发抖的和张知木一起把彩绸剪断。
彩绸一剪断,马上是鞭炮齐响、鼓乐齐鸣。在大家的欢呼声中,面向汾河方向船闸的水门缓缓在电机的带动下打开了,这时候岸上的人都屛住了呼吸,他们看到那个大大铁门,竟然没用人推就自己打开了,很惊讶。大铁门打开后,一艘拖轮拖着两艘客运驳船,缓缓的驶进了船闸里面,然后船闸又慢慢地关上。这时,靠小凌河方向的水门旁边的放水口打开,小凌河的河水被放进了船闸里面,船闸里拖轮河和驳船一起随着水位的提高慢慢的被抬高了。当船闸里面的水位和小凌河里面的水位平了的时候,小凌河方向的水门慢慢的打开了,拖轮拖着驳船,驶出船闸靠到了小凌河里面的码头上。岸上的人群爆发了一阵掌声和欢呼声。
张知木过去握着唐景窑的手说:“唐先生,辛苦你和你们的弟兄们了。我要感谢你们,也要谢谢你们。”
唐景窑激动地已经热泪长流,说:“谢谢张总,让我这个废人还能有机会做点有用的事情。完成了这个工程,我就死而无憾了。”
“快别这么说,唐先生。你休养好身体以后,我们还要研究更大的事儿,我们窑岗的事业才刚刚开始。你一定要保重身体。”张知木说。
“我的身体请张总放心。如果我们窑岗再有别的工程,我就不会这么累了。我们的弟兄们也都锻炼出来了。他们都希望能有新的工程干。”唐景窑很真诚的说。
本来,张知木还想和唐景窑谈谈三峡的事儿,可是看见唐景窑消瘦的脸颊,船闸刚开始启用,他还有很多事儿要忙活,张知木就没在多说,只是说:“唐先生,忙过这一段,回窑岗去。我们有些事情需要谈一谈。”
唐景窑说:“好吧!等船闸这边都稳定了。我回去和您详细汇报一下小凌河工程的事情。”
张知木带来的一行人和陈玉峰他们回来的一行人,告别了范成坤和唐景窑他们,登上了停靠在小凌河这边码头上的两艘客运驳船就向窑岗方向进发了。客运驳船上的座椅都很舒适,每人面前还有一个小茶几。服务员为大家送来了热茶,驳船由于和拖轮是用铁链连接的,蒸汽机的轰鸣声,驳船上几乎听不见。驳船在河里运行的非常平稳。
设计这个客运驳船的时候,张知木参考了那种封闭快艇的设计。驳船吃水深,水面部分尽量矮,这样船的稳定性好。采用了全封闭的船舱,这样有点风浪对船里面的乘客没有影响。船舷的玻璃都是钢化玻璃,很安全。通风用的电力从拖船上引过来。
由于小凌河的水位提高了,大家在船里面看两岸的风景,也看的很远。
坐在张知木身边的李云鹤,指着岸边正在山坡上修梯田的垦荒队员们说:“张总,你看我们的梯田都修到那么高了。”
张知木看了看问:“修的太高,浇地也是问题啊?”
“哈哈!这你就不用担心了。我们原来给机床作动力的蒸汽机,陆先生都让我们给改成能带动提水泵的。现在它们也成了宝贝。以后在小凌河两岸,会建几处专门儿的提水站。”李云鹤回答说。
张知木突然想起来,黄河两岸还有很多光秃秃的土山,那是由于干旱的原因,草木都不生长。可是那里的土层都很厚,要是能把黄河水提上去,是不是比山西这里容易开垦土地。张知木对李云鹤说:“我看我们回去研究一下,是不是在三门镇附近建一个发电站,这个电站既可以给开元新河供电,也可以在黄河岸边建一个大型的提水站,这样黄河岸边就可以开出来大量的耕地。那里开荒,要比我们山西开荒成本低多了。”
坐在张知木身后的卢炳义听见二人说的话,忍不住的坐了过来,说:“张总的想法好。上次我和你们过黄河的时候就在想,黄河两岸好多地方守着黄河,确是干旱的出奇,实在是不应该。我们要是能在黄河岸边建成提水站,那可是功德无量。”
张知木问卢炳义:“卢先生,我一直在考虑三门峡的航路事,虽然开元新河能解决一部分问题,可是那里的过船能力实在是有限。我们能不能把三门峡航道里的礁石都炸掉,让那里通行无阻?”
卢炳义说:“张总,这样的事往往很复杂。历朝历代都有人在研究这里的问题。你就是把这里炸掉了,还会出现新的问题。黄河最大的问题是,河水含沙太重,将河岸抬升的太高。一遇大水就不知道从哪里开口子一泻千里,淹没耕地无数。历次黄河改道,都会死人无数。”
张知木说:“我们可以在黄河寻一处地方修一条拦河大坝,水大的时候我们蓄水,水小的时候,我们多放水,始终让黄河保持一定的流量,这样黄河水里的泥沙就不容易沉积。这样是不是就可以不让黄河闹事了?”
卢炳义说:“这样的事儿,我们只能说说而已。那可是天大的工程。”
“卢先生,难道我们不是做天大的事情来的?”张知木问。
“难道,张总真的想做这件事儿?”卢炳义看张知木不是像开玩笑。
“我真的在认真的想这件事儿。不过我们目前的实力还不够。上马这样的工程是需要大量的钢筋水泥等,还需要天文数字的人工。等以后我们有了大型施工机械,我们的经济实力也够了再说。就说我们马上要修的铁路。你们从冶场到牛头山的钢轨用锰钢还够用,可是再到凌水码头就不够用了。”张知木说。
“你说的这件事儿,我也想过,我们从窑岗到凌水码头这段先不用锰钢的钢轨,用其他的高碳钢就行,以后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cxzz95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