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十二章 接管太原 截断退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九十二章 接管太原 截断退路 (第2/3页)

岗这边开始了不断的心里攻势。很快的窑岗人的心里攻势就起作用了。前面不断地有大顺军士兵跑过来,特别是他们了解到确实有大队人马先撤走了的消息后,更是有成群结队的大顺军士兵跑过来。这些过来的士兵,过来后第一个就会问,窑岗这边是不是象传的那么好。

    接待他们的人里面,窑岗这边特意安排了不少先过来的士兵,由他们去说,新来的士兵更容易相信。最容易让他们相信的还是他们吃上热乎乎的大肉包子。这实实在在的好处,让好多士兵都流下眼泪了。他们说,好长时间没吃到肉了,已经快把肉味儿忘了。李自成的军队扩军很快,一般的军队只能每天才吃两顿饭,而且还不一定是干的。只有那些精锐亲信部队才能每日三餐。吃完包子的士兵,有的主动说要回去通知那边的还在犹豫的士兵,让他们早点过来。

    这样前线就热闹了起来,每天都有不少士兵跑过来。开始的时候,还有大顺军的将领们过来派人抓这些叛逃的士兵,可是两天以后,就没有人管了。窑岗民军就顺势接管了大顺军的第一道防线,大顺军没有抵抗就后撤回去了。

    陈玉锋和欧阳鹤带兵走后这几天,张知木和阎伯驹一直在指挥中心值班儿,他们心里惦记着前线的事儿,也没有心思再做别的。

    到大顺军开始撤退的第三天的时候,大顺军那边已经乱成了一团,张知木命令,留在窑岗的赵金利一师派出一个团防守阳曲。

    在阳曲县的两个步兵师和五个骑兵团,全体出动,包围太原,但不和撤退的大顺军交锋,通知他们,放下马匹兵器可以随便出城离开。

    所谓兵败如山倒就是这样,留在后面撤退的大顺军士兵们都知道,自己被留在最后等于被抛弃了。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放下兵器出城走了。大部分的士兵放下兵器之后,就直接排进参加窑岗军队的队伍里面。由于宋献策安排李自成他们悄悄地撤退,太原城没有被破坏就被窑岗人接收了。

    最后统计了一下,投降的大顺军士兵就有四万多人。缴获的战马有五千多匹,驭马一万三千多匹,骆驼一千多头,车帐等无数。其它物质,陆成祥带着人清点了很长时间也没点清。

    太原太大了,窑岗人派来的接管干部就有十名,警察就有一百名。李自成任命的太原府官员也被全部活捉,接管的窑岗干部,把他们全部接管过去。这些人,在李自成占领了太原之后,还是做了很多的工作。起码的是将太原的公共财产统计的差不多。遗憾的是,宋献策把在太原收刮的所有金银珠宝等都带走了。

    安排好接管太原的事儿,张知木命令骑兵继续跟着大顺军,他们退到哪里,窑岗人就接管到哪里,尽量的放走人不放走物质。向南从太谷、祁县一直到介休,向东从平遥到孟县都派人去接管。

    杨昌他们组织的通信工程队,也跟着前面接受的线路,开始架线杆子。由于现在窑岗不缺人手,所以窑岗人接管地区很明显的标志就是,路两边都有人在挖坑埋线杆子。

    接管的地区,窑岗派出来干部非常紧急的事情就是帮助大家把地种上,没有种子的,窑岗的干部会帮助他们筹集种子。没有饭吃的,窑岗人带来了粮食。这些新接管城镇里面的百姓,从来没见过还有这样的官员。没用几天窑岗人的影响就显出来了。窑岗发布的命令,组织的事情,百姓们都会主动地积极的响应。

    这些窑岗派来的官员,一开始还不太习惯这样工作,可是他们看到他们这样工作之后,受到百姓们由衷的爱戴,他们心里的这种感受也是从没有过,这和以前当官时故意树的官威完全不一样。他们知道他们是因为在窑岗呆了这两年之后,思想上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没有在窑岗工作、生活的经历,就是人人平等的想法他们都接受不了。更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