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十一章 轻取清源 闯王撤兵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九十一章 轻取清源 闯王撤兵 (第3/3页)

 牛金星说:“军师!我们也不用自己吓唬自己。我们只是得到清徐报来的消息。还需要核实一下消息的可靠性。下面人常常会夸大情况,一但出了啥事情,他们好推脱责任。”

    李自成也相信了牛金星的话,他说:“窑岗人一共有多少人,他们敢出动大队人跑到我们后面去劫去我们的粮草,他们就不怕我们进攻窑岗?这事儿,明天再打探一下再说。”

    第二天天一亮,窑岗的水军就打过来了。

    刚接到窑岗的战船向他们炮阵地开炮的消息,李自成还放心了。因为宋献策昨天说的话,让李自成也是难免的有些担心。今天窑岗战船过来开炮,说明他们目标还是太原。

    可是窑岗人将太原外面的几处炮兵阵地摧残了一遍之后,有把太原的西城门楼上打成了一片火海,掩护船队顺流而下了。这让李自成心里发慌了。现在交城真的出事儿,自己也不敢派人渡河去增援了。因为窑岗人的战船在这里。

    一直到下午,派人过河打探的人回来了说,清徐已经失守,有一部分窑岗军队渡过了磁窑河。

    李自成明白,交城凶多吉少了。看来军师的判断是正确的。

    牛金星这时候汗也下来,说:“皇上,既然窑岗人敢出来断我们粮草,我们就打他们窑岗去。我看这个时候,窑岗不会有多少人了。一定是玩的空城计。”

    宋献策说:“皇上,我们和窑岗人打交道以来,他们从没打过没把握之仗。我看既然他们敢这样出兵,就把一切都安排好了。我担心的是,他们断完我们的粮草就会断我的的退路。他们有船队跟着,啥时候过汾河我们都挡不住。他们进退有据,而我们就不行。我们唯一的退路就是直接南下。我们要是再不走的话,恐怕就晚了。皇上要三思!”

    牛金星说:“我就不信,他们窑岗的几万人,能吞得下我们几十万人。”

    宋献策说:“丞相,现在不是赌气的时候,你想一想,窑岗人的士兵手拿着步枪,一个人能不能顶的上我们十个人。如果能的话,他们的人数就不少。”

    宋献策要这样算账,李自成明白了,自己无论如何也没有胜算,还是听军师的,不然就会走不了了。

    下了决心的李自成一跺脚说:“撤!马上南撤。”说完转身走了。

    此时,宋献策知道撤退也是充满风险,能不能把所有的人马都撤回去是个没法确定的事情。宋献策第一步是采用秘密撤离的办法,命令几只精锐队伍执行特殊任务,白天打前站立刻出发。给他们的秘密命令是,以尽快的速度到运城待命。

    李自成的老营人员是晚上秘密的出城,由一万骑兵和李自成的亲兵卫队跟着出发。

    除了李自成的卫队,其他队伍的人都不知道李自成已经离开了太原。这次宋献策安排的很有章法,**得到情报之后,也没有机会送情报出去。留在太原城的部队还在拼命地修工事,天亮的时候,宋献策还出面四处查看工事的修建情况。一直到第二天晚上,宋献策才带着人,安排好撤退次序之后,撤退了。

    陈玉锋他们在李自成撤退的当天晚上,就得到探马的报告说,有大队的大顺军离开太远向南走了。陈玉锋和欧阳鹤相视一笑,欧阳鹤说:“陈总,今天弄点酒喝吧。四师的师长买了点好醋送过来。我们也弄点好酒喝,怎么样?”

    陈玉锋说:“好啊!我们从知木定下这个驱虎赶狼的计划之后,就没敢松口气。直到今天,我看可以说大功告成了。剩下的事儿,我们就把收场戏演好就行了。”

    欧阳鹤说:“柳成璜已经派快马送信儿来了,他们很快就到。我看下面的事儿就由刘云他们研究着办吧!”

    陈玉锋和欧阳鹤没想到,李自成撤退的会很坚决。今天晚上就离开了太原。

    大顺军的几十万人,撤退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宋献策撤退的原则是尽可能的将精锐军队撤回去,由于中途没有粮草补充,他们先走的都是轻装队伍。即使这样,撤退的队伍,也拉出了几十里地远。

    柳成璜到了之后,陈玉锋命令他们歇息一天,然后带领一路队伍,伺机渡过文峪河直取汾阳。

    这一路分给柳成璜的是五、六两个师和五个骑兵团。

    留下一个团的队伍守卫交城的粮草后,陈玉锋和欧阳鹤带着秦鹏他们来到了范成坤的指挥船上,把指挥中心搬到了范成坤指挥船上。刘云带领着大队人马队伍,沿着汾河西岸顺流南下,一部分步兵来到蒸汽船拖拽的驳船上。这次船队带来了四十艘专用的驳船。一部分装在给养弹药,空出一部分,运送步兵士兵。欧阳鹤的计划是,准备在大顺军的撤退的队伍拖得再长一点的时候,再出手拦截他们。

    这个拦截地点,就选在了霍山。

    =======================

    宋元两军在日本开战。蒙古吞并西欧,转攻非洲。--《南宋记忆》进展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