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十九章 特别训练 窑岗出兵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八十九章 特别训练 窑岗出兵 (第2/3页)

的看见别人都潜得很好,他们也就不害怕了。

    每人都能下潜之后,张知木让他们自己练了两天。张知木又对他们进行了水下换呼吸器训练。这项训练费了一点儿劲儿。换呼吸器是为了水下出问题的时候,可以互相共享一个呼吸器。有些学员,在水面上说很好,可是到了水下,张知木要和他换呼吸器的时候,他们就说啥也不敢把呼吸器从他们嘴上拿出来,气的张知木在水下好一顿比划,他们才从嘴里拿出来呼吸器,接过张知木的呼吸器呼吸上了,张知木用对东方的呼吸器呼吸了一口之后,冲他一竖拇指,对他进行鼓励。然后又换回来呼吸器。

    等大家都能进行呼吸器互换之后,胆子也就大了一些。最后的张知木将潜水设备丢到水池子底下,然后让学员跳进水里,拿过呼吸器戴到嘴上呼吸,再把设备背到身上。

    还有的训练是两名潜水员,用一个呼吸器,在水下呼唤着呼吸。

    经过一系列这样的训练,让学员们对潜水由好奇害怕,已经变得喜欢的不得了。

    最后,张知木带着他们到西山泡子进行了开放式潜水训练。这主要是训练大家在水下通过指南针和照进水下的光线辨别方向等训练。

    其实张知木能教大家也就是这些了。其它的张知木让他们自己每天讨论进行什么样科目训练,也就是让他们自己摸索潜水的技巧。这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

    张知木离开这个培训班儿的时候,要求他们总结出来一些训练规范和教材,以便以后培训其他的队员。本来这件事儿,张知木是要自己做的,可是窑岗人进攻就要开始了,张知木顾不上这件事儿。再说了张知木想让他们自己总结一下,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锻炼,因为以后他们就是新的教官。

    按照窑岗人现在的军事实力,直接打下太原根本不在话下。可是李自成的几十万大军,都集中在太原附近,如果硬打太原必然会逼得李自成拼命,不用说窑岗人多少都会有伤亡。要想取胜也需要杀死很多李自成的士兵,恐怕死伤的人数会远远地超过防守窑岗的时候。打下的太原也会是一座遭到严重破坏的城市。所以陈玉锋和欧阳鹤制定的计划是逼退李自成的办法。上次李菁他们出兵夺银,一是想夺回银子,二也是给李自成一点儿压力,让他尽早的退兵。可是李自成没有退回去。

    李自成没有退回去,有几个原因。一个就是窑岗人这么长时间没有进攻,李自成在犹豫,是不是窑岗人真的是由于兵力的原因,不敢大规模的展开进攻,他们只有能力依靠他们的阵地防守,或者真的象丞相牛金星说的,窑岗人都是工人农民,他们守家可以,进攻不干?还有一个原因是,由刘芳亮率领的南路大军,虽然没有打下历山,可是派人围困骊山之后,没再纠缠,而是沿着黄河北岸一路向东,进展迅速,几乎没有遇到激烈的抵抗。要不是为了等待李自成北路一起进军,也许现在早就打到北京城了。李自成知道,如果自己这路要是撤退了,就等于断了南路大军的后路。所以李自成还想等一等,看看等一等是不是会情况有变。

    可是军队已经整编完成的窑岗人没有时间等他们了。

    窑岗人进军前,召开了一个军事会议。对目前的形势和即将开始的行动作了动员。但是为保密起见,会议上没有对进攻方案,作出具体说明。只是通知大家,开战之后,由陈玉锋、欧阳鹤、刘云组成前敌总指挥部,具体负责作战行动。后勤由陆成祥总负责,窑岗的安全由阎伯驹总负责。杨靖负责粮草运输。会上还做了一项任命,任命刘云为陆军总司令。

    这是窑岗人早就盼望的一天,黄玉坤本来想组织一个欢送仪式,可是张知木和陈玉锋都没有同意。具体原因没说,是因为保密需要。

    这次窑岗人出击的方式和时机,都要掌握的恰到好处。

    具体布置是这样,窑岗的守卫由赵金利第一师和预备役士兵负责,等李自成撤军之后,预备役再回到工作岗位上工作。

    窑岗步兵第二师、第三师和柳成璜的五个骑兵团立刻前出进入阳曲县。由于阳曲县在秀容和太原之间,而李自成的防线已经收缩到了太原附近,所以阳曲县只有大顺军一些放哨留守的部队,窑岗步兵第二师一马当先,首先炸开城门,几乎没费啥力气就占领了阳曲县。占领阳曲县的窑岗民军,就直逼太原了。

    窑岗人的文章还不只是这里的,在凌水码头,窑岗的水军也召开了隆重的誓师大会,口号就是“打进太原城,活捉李自成!”

    水军的白天出动开始向太原方向出发,说是要用船上的炮火支援窑岗民军攻占太原。结果,李自成留在凌水码头的情报站,就把情报用飞鸽传了出去。

    而窑岗的战船,白天顺流而下后,晚上又逆流而上,通过凌水码头后,继续向上游行进,来到一处河岸平坦处。这里聚集着窑岗六个师和五个团的骑兵,以及大批后勤辎重队伍。此处的汾河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