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手枪成功 潜水设备 (第3/3页)
璃接触这边硬一点,和脸接触这边软一些就行。这样带上时能舒服一点儿。这个呼吸管儿你用铜管儿做就行。这里的口咬要用硬一点儿橡胶就行,另一端的单向膜,用软一点的橡胶就行。”
李云鹤说:“这水镜我知道,用一个橡皮筋儿戴上以后,下到水里水就把橡胶和脸压在一起,水镜里面就进不去水,人在水里就能睁眼看东西了。可是这个呼吸管儿是干啥用的?”
张知木说:“我们带着水镜趴在水面上,看水里的东西,想呼吸怎么办?就要有一个管儿露出水面透气儿,我们通过口咬出气儿。当呼吸管儿进水后,我们必须把水弄出去,不然会呛着我们。那个单向膜是就是,当呼吸管儿里有水的时候,我们用力一吹,就能把水吹出去,而外面的水进不来。这样就能保证我们在水面上不用抬头就能连续呼吸。平时我们都是把水镜和呼吸管儿连在一起。”
李云鹤说:“欧,我明白了。那个脚蹼不用说了,我照着样子做就行。那个高压气瓶、减压阀、呼吸器、压力表是一体的吧?”张知木说:“潜水设备的关键就是这你说的这几样东西。我在水下没有空气就不能呼吸,所以我要带着一瓶子压缩空气下水才行。可是我们不能对着压缩空气瓶子呼吸,那样话我们就被吹成气球了。所以我们必须在空气瓶子口上装一个减压阀,将气瓶出来的空气减压到低于一兆帕的中压,然后通过一个中压管儿接到二级减压阀上,这个二级减压阀将中压空气的压力调整到和水的压力相等。因为这样我们在水下才能呼吸。这个二级调压阀和呼吸器是做在一起的,呼吸器上和呼吸管儿一样也有一个排水用的单向膜,不过那一端不是连接到空气中而是接到了二级减压阀的出口。你看还有这个仪表,一般是由三种表,包括气瓶里的压力、潜水的深度和指南针组成在一起的。压力表通过一个高压管儿连接到气瓶上,没有这个表我们在水下就不知道气瓶里还有多少气体,没有深度表我们就不知道潜了多深,没有指南针我们就不知道东南西北了。”
李云鹤挠挠头说:“这些东西有一样出了问题们就会要人的命。我看我要专门安排人啥也不干了,就研究这些东西。要说技术上也没啥难得,就是可靠性要求的太高了。这是和人命连在一起的。你再说说指标吧?”
张知木说:“我用的这些都是属于轻潜,要严格上说,潜水深度不能超过三十米。我们的钢制的气瓶一般也就是打进去二百个气压,可是我们要留有余地,压力表和高压管儿要能耐三百个压,深度表要能测到七十米深。那个气瓶子的大小,能背在身后正好就行,有的时候我们还可以背两个瓶子。”
李云鹤说:“好的,我这些我知道了。还有潜水服、潜水背心和配铅是怎么回事?”
张知木说:“我先说潜水背心吧。以后你就会知道,其实我们人要是想潜到水下还不是件容易的事呢。因为我们本身有浮力。若是想潜下水去,我们就要有腰带绑上铅块,绑着我们潜下去。可是铅太重了我们就上不来了。为了调整我们的重力和浮力平衡我们这就要做一种能充气能放气的背心。一般我们一级减压阀有一端高压接在气瓶上,有三端中压出口,有两个是接二级减压阀呼吸器的,因为必须有一个是备份的。另一端就是接在这个背心上的。那个潜水服就是保护潜水人员的。我们一般可以用泡沫橡胶制作,因为那东西既保暖又结实还贴身。你就照着我画的样式让人做就行。”
李云鹤说:“那***就是在水下杀人的?”
张知木说:“不仅仅是杀人的,有的时候被水草或者渔网给缠住了,都要用***解决问题。以后我们还要弄潜水灯。不过我要给扬昌他们布置任务,让他们搞出来干电池再说。”
李云鹤说:“弄个这些东西要很费劲儿,不知道这些东西究竟有多大的用处,就是偷偷的潜水过去偷袭敌人吧?”
张知木说:“不仅仅是这样,比如我们的船上的螺旋桨出了问题,我们不能都把船弄上岸再说吧?我们也可以派潜水员下去看看吗。以后我们要是有啥水下施工作业都可用到潜水员。”
李云鹤走的时候,说:“这些东西我马上组织人搞,不过你不能太着急,这东西我可知道千万急不得,一定要可靠才行。”
送李云鹤出去时,张知木又让杨玉琳去找扬昌过来。
扬昌现在已经跟张知木很熟悉,不像以前那么拘谨了。他坐下后就说:“张总,这回安排的和你搞电子管儿人除了我之外,还有四个人,你看行吗?”
张知木说:“一开始就这样吧。不过今天找你不是说电子管儿的事儿。你们现在用铅酸电池,用的是已经很好了。可是那东西一个问题是用起来还不方便。我想让你开始搞干电池。”
“干电池?”扬昌有些不解。
张知木说:“对,干电池。其实也是利用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事儿。不过这回我们要用金属锌、碳电极、二氧化锰、氯化铵这些东西来搞电池。”
说着张知木就用铅笔画了一张干电池的结构图,说:“你看我们这种圆柱形电池中间的是一个石墨电极棒作正极,外面包着的是石墨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在外面这层是用氯化铵溶液和淀粉调成糊状物涂在一层纸上弄成的,最外面是一个金属锌做的壳。你们只要按照这样封装起来就是一个电池了。他们正负极间的电压大概是一点儿五伏。”
扬昌说:“看来难度不大。”
张知木说:“二氧化锰提纯的事儿,你去找清风子就行。他们今年没有课,等过年他们上课了,时间就不充裕了。不过你们还要搞出来一些小电灯泡,能用两节或者三节电池点亮的就行。这些小灯泡以后还可作为电器的指示用。”
张知木他们在屋里正说话,杨玉琳进来说:“李治来了,有急事儿。”
------------------
材料力学、理论力学、弹性力学、流体力学。--《南宋记忆》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