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九章 军事准备 电灯成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三十九章 军事准备 电灯成功 (第3/3页)

说完铁路的事儿,卢炳义就走了。

    张知木对李云鹤说:“云鹤,你现在就要把你的火枪生产线都停下来,全力生产步枪。年底前,你要给我们每个火枪兵班都配上一枝步枪。”

    李云鹤说:“好吧,不过我还得让冶场那边别再生产配套的铸件了。”

    张知木说:“你还要多生产**,不用像我们自己用的手**,老式的点火**就行。因为我决定了协防秀容城。秀容的城墙高大坚固。有那种老式的**从城上往城下扔就行。那东西炸城下的人管用。”

    李云鹤说:“好吧,这东西容易,用铸铁铸出来壳子就行。”

    “你们的重机枪有没有进展?”张知木问。

    李云鹤说:“你弄的啥重机枪?一直不好用。我们就在那研究,你不如用我们步枪导气反冲的办法呢。现在这种结构很不好弄,一直没法连续射击。我们再改改看吧。”

    张知木说:“以后你们也可以自己搞导气反冲的机枪,最好搞成风冷式的。枪管儿打热了可以很快的换枪管的那种。”

    李云鹤说:“好吧。”说着拿出来两把手枪,递给张知木。

    “哎呦!怎么手枪好了?”张知木接过手枪是问道。李云鹤说:“是啊。你看看吧。”

    手枪拿在手里,张知木觉得重量有些差异,仔细一看,原来是口径不一样。看来是李云鹤把两种口径的枪都弄个出来了。

    “两种口径的都弄出来了?哪种效果好一点儿?”张知木问。

    李云鹤说:“我觉得都不理想。手枪的后坐力太大,那个大口径的更是大的有些拿不住。”

    张知木说:“走,去试试你的手枪。”

    李云鹤答应一声,就和张知木坐着马车直奔李云鹤的射击场。杨玉琳听说试枪,也非要跟着。

    到了靶场上,李云鹤拿出来一把九毫米口径的手枪,双手持枪,对着靶子“当当”的打了几枪,然后把枪递给张知木。张知木接过手枪,也学着李云鹤双手握着枪扣动扳机“当当”打了几枪。觉得后着力是有点儿大,而且很难瞄准。

    杨玉琳也过来打了几枪,说:“第一枪还行,第二枪就不敢打了。”

    李云鹤又拿起了一把11.43毫米的手枪,用同样的办法打了几枪,递给张知木。张知木接过这把大口径的手枪。虽然心里有准备,这枪的后坐力会很大,可是当他“当”的打了一枪后,后坐力实在是太大了。弄得张知木差一点儿脱手。张知木咬着牙有勉强的打了两枪。

    杨玉琳非要打,张知木说:“别打了这种枪后座力太大了。你拿不住。”

    张知木越是这样说,杨玉琳越是要打,结果倔强的杨玉琳还真的打了几枪。打完,杨玉琳说:“这种枪不行。没打着人呢,自己先把自己吓死了。”

    李云鹤说:“我们一直没想出啥改进的办法来,你说怎么办吧?”

    张知木说:“你的物理白学了。减少后坐力,可以采用增大反冲机构的质量,和把反冲那个弹簧在弄的软一些看看。”

    李云鹤一拍脑袋说:“对啊。”

    张知木又说:“你的这种枪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枪口的火焰太长。步枪的枪管儿长,希望***燃烧的慢一点儿,增大**压力的作用时间,而且可以减小膛压。手枪不行,手枪枪管儿短,要增大**颗粒的面积,加大爆速。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能量传递给弹头。”

    李云鹤一拍脑袋说:“太好了,我回去就马上让他们改进。”

    在回去的车上,杨玉琳问:“这种手**完了就能不震手了吗?”

    张知木说:“一点不震是不可能,不过应该好一些。”

    杨玉琳说:“要是能用了。给我的女兵们都配一把。”

    “行了吧,你不是说给你的女兵都配上步枪吗?”张知木说。

    杨玉琳说:“以后打仗的话,李菁恐怕不能总在你身边,你的安全,没准要靠我的女兵来保护。是不是该给他们配上手枪和步枪啊?”

    张知木挽着杨玉琳的腰说:“说的有道理,不过你们不能太贪心,现在一线的士兵抢都不够用。等抢够用再说了。”

    杨玉琳不满意的说:“我想借你点儿光,太费劲了。”

    回到窑岗的岗上一下车,张知木就让杨玉琳去把扬昌给叫来了。

    扬昌几乎是跑过来的,进到张知木的办公室,气没喘匀就说:“张总,你可回来了。我们的电灯成了,我们的电话成了。”

    张知木说:“别着急坐下慢慢说。”张知木给扬昌倒了一杯水,递过去。

    扬昌接过水大口的喝了下去,放下杯子,说:“张总,我们实验室里的灯已经点了两个多月,还在点着。我们给我们窑岗学院的几个大教室里都按上了很多电灯。到现在一个多月了还有三分之二的灯能点着,我们只换了三分之一灯。现在我们窑岗学院的学生再也不用点油灯读书了。”

    张知木说:“这太好了,我要祝贺你们。不过你们知道那三分之一的等灯为啥点不住吗?”

    “我们看了,是我们制作的过程中,质量控制的不好。手工做的不可能都能做的一样。我们下面的任务是就解决用机器生产的问题,这件事还要李云鹤他们帮忙才行。”扬昌说。

    张知木说:“好啊!你们做出了一件让人类进入一个新时代的大事儿。我会让《窑岗周报》好好的宣传你们,我也要重奖你们。不过这件事儿,一定要在你们能正式的批量生产灯泡再说。你们还要制作不同瓦数的灯泡,用在不同的地方。”

    “好的,我们现准备生产十五瓦、二十五瓦、五十瓦、一百瓦、二百瓦的灯泡。再大的灯泡热量解决的不好。”扬昌说。

    张知木说:“现在能生产这些就行了,以后在研究别的。我现在想听听你们电话的事儿。”

    ------------------

    材料力学、理论力学、弹性力学、流体力学。--《南宋记忆》进展。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