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歼灭伏兵 会左良玉 (第2/3页)
“这这,哎,你们就别为难我一个小小知县了。左大人是我的上官,我不得不听?”知县说。
李茂说:“知县大人,我看这样行吗?如果左良玉的人再来问你这件事儿,你就说人是我们抢出去的,与您无关。再说了,知道这件事儿的,估计不会活着回去。大人尽管放心。”
知县知道窑岗人是惹不起的,据从街上回来的人说,那么多如狼是虎的左良玉的官军,都被他们打得四散奔逃,在码头上已经是血流成河。
知县苦笑一声说:“也只好如此,不这样你们也会把人带走。”
“大人,可否借纸笔一用?我要给左良玉大人写一封信。”李茂问。
“当然可以,你们要是能停止刀兵相见,也是百姓之福啊!”知县一边命人去取纸笔,一边说。
李茂提笔给左良玉写了一封书信。
信中写到
左大人:
我们刚刚与贵部官军血战于景德镇,码头上尸横遍地,血流成河,看着那些大好年华却无故死于此地精壮男儿,实在是于心不忍。痛心之余又生疑问,我们到底是为啥事情生死搏杀?
我们窑岗人本是一介商家,不想与任何人为敌。我们不但自己谋利也为朝廷做了很多好事,深得皇上宠爱,还授予铜牌一块。特别是我们窑岗人在朝廷危难之时,挣的银子,已经不仅仅是为自己了,即让南北的百姓得以互通商品,我们也借给朝廷不少军饷。可是左大人所部身为朝廷官军,不但不能为我们商家保驾护航,还置御赐铜牌不顾,非要强抢我们船只,造成今日误会越来越重,不知是何道理?难道不知道见御赐铜牌不放行视同谋反吗?
说实话,打下去我们不害怕,蒙古骑兵,满清铁骑我们打败过;李自成在黄河的水军,我们一夜就灭掉;李自成追击孙传庭总督的军队,我们不放行他们就是拿不下潼关。可是,我们是大明朝的子民,你们大明朝的官军,我们之间本该携手对敌,如果我们继续互相厮杀,只能是亲者痛仇者快。所以说,我们这样厮杀下去没有道理。不如我们都放手吧!如果我们能罢兵通商,以九江这物华天宝之地,让人民修养生机,左大人何愁军饷粮草。从长远计,请大人三思!
窑岗扬州分公司经理 李茂敬上
李茂写完书信折好,递给知县大人,说:“这封信就烦劳大人送给左良玉大人了,我们希望能和左大人罢兵休战。”
知县犹豫了一下,接过信去,说:“就为了罢兵休战,我就亲自到九江去一趟。”
李茂立刻对知县大人有了些好感,说:“那可太好了,既然这样,我就派我们战船送您到鄱阳湖口,然后您在换小船到九江,这样还能快一些。”
“好好!”知县也没坐过蒸汽船,这次他也想开开荤。
李茂把自己的人领出来送到客店,好在这几个人还没受到太大的伤害,只是受些惊吓。
回到码头上,整个战斗都已经结束了。
穆义说:“打死打伤的有七百多人,投降的有三百多。我问了一下,左良玉派来的是一个千户的精兵,那个千户由于不投降,让这群不长脑子的混蛋给打死了。”
上次左良玉的水军被打沉七艘战船,可是吃了大亏,回去后带队出来的水军将领差一点儿就让左良玉给砍了头。这个左良玉怎么也不信,他们十几艘战船,就是打不过人家两艘船。身边的其他将领说:“大人,也不能全怪他们。据说李自成的水军也是一个晚上就被他们给灭了,他们的蒸汽船的确是厉害,我们还是探究一下怎么对付吧?”
有人说:“他们这么快的就走了,说明他们的东西还没买。所以他们还会回来,我们在水上打不过人家,不如我们就在岸上收拾他们。”
左良玉一直不愿意把这件事弄得太张扬,可是自己的水军的确是打不过人家。不把这面子找回来,心里实在是过不去。也就点头同意了。他派出了一个千户精兵,想一举解决问题。这些精兵都是他自己轻易不用的,这次是下了大决心。
这个千户也保证,一定把他们的都拿下。
来到了景德镇,这个千户就根据密探的报告,到客店把李茂的人先捉了起来。一问,确实窑岗的船队还会再回来。他们就把军队安排在景德镇等着,派人在码头上监视着。他们的想法是等船一靠岸,就冲上去,把船和人都拿下。这个千户对自己的这一千能打恶仗的精兵还是很有信心的。
等了几天之后,码头上负责监视的人,听到了“轰轰”的蒸汽船声音,就马上报告了千户。千户立刻派兵到码头周围隐蔽起来了,码头上的工人和客商都吓得跑得没影了。这千户一看这样不行,就派几个人换上衣服扮作工人在深水码头上假装工作。可是这些人看到窑岗的船荷枪实弹的靠上码头了,他们有的人就有些害怕了。结果有个人实在挺不住了,拿出来藏好的兵刃就跑,另几个人也只好跟着跑了。远处看着的千户吓出了一身冷汗,他害怕窑岗的船跑了。
让他没想到的是,窑岗的船不但没有跑的意思,还稳稳的靠上码头。可是另一艘船没靠过来,千户一想,如果这靠岸的这艘船要是的人要是上岸了,立刻会发现埋伏的军兵。不如趁他们没准备捉到一艘船就算一艘船吧。所以他命令士兵冲上去。
没想到突然头上落下来一批炮弹,这些士兵虽然勇敢,可是哪里经过这样的炮弹洗礼,第一次进攻就稀里糊涂的被炸了回来。可是,让这千户没想到的是窑岗人的船没有一点儿要跑的意思。他知道必须让士兵们冲近那艘船,让他们顾忌自己的船才不敢开炮,他组织冲锋的时候,告诉士兵们必须尽快的靠近那艘战船才能躲过炮弹的轰击。可是死伤无数后,又退回来。这时这位千户知道今天的事儿要不好。等他最后一次组织冲锋的时候,第二艘船也靠上岸了。这位千户明白了,人家根本就没把自己的这点人当回事儿,更没有要跑的意思。好在这次进攻人家没再开炮。可是等自己的士兵冲上去,这位千户又明白了,人家的火枪和**更是可怕。等自己的人再次支持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