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三章 石涛送宝 防守战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十三章 石涛送宝 防守战略 (第2/3页)

    石涛他们在参观冶场是,路过一个料场时,一个穿着一套工作服,唔得只剩两只眼睛的工人,突然看着石涛问:“是石涛老弟吗?”

    石涛一愣,没想到在这里还有人认识自己,忙说:“是我啊。您是……”

    那个工人,摘下头套和口罩说:“我是李京文啊。”

    石涛仔细一看,原来真的是李京文。这李京文是和石涛一同参加水军的,比石涛大两岁。在水军里培训的时候就在一起。此人非常仗义,比石涛大,经常护着石涛。李京文升官儿比石涛还早,可是由于参与水军内部争斗,被人家抓住把柄以结党谋逆之罪,差一点被杀头,后来被送到冶场来砸石头。石涛他们以为李京文他们早就都死了呢。

    石涛不解得问:“这里的好多人都出来在窑岗做事儿,有些人干的已经是有声有色的,你为啥还在这里干这个?”

    李京文低下头说:“窑岗人知道这里还有不少人才,窑岗人也看过我的档案,凌水码头的人几次过来劝我出去做事。可是我就觉得,没有从朝廷的赦令,我们现在出去和逃跑没有区别。我一直觉得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能等到朝廷特赦的那一天。我也就可以堂堂正正的回家了。我要是这样回去,还要牵扯家人。”

    石涛说:“我的哥哥啊,你好糊涂,你不知道朝廷早就顾不上这里,没人在管你们这里的事儿了,现在朝廷是到处都是乱摊子,哪有人还会想起你们这些人。”

    李京文流着泪说:“我们一起进来的三十多人,死的只剩六七个了,难道就都白白冤死了?”

    石涛说:“哥哥,别说了。快把你的衣服脱了,一会儿跟我走,窑岗现在太需要你这样的懂航海的人了。你别在这里跟自己过不去了。有啥冤屈你就回去跟我说吧,朝廷没人听你的。”

    李京文说:“其实我这一段也想通了,不能在这里呆下去了。可是又一想,当初人家那样的请我我都不答应。现在还有啥脸面去说要跟着人家干呢?”

    石涛说:“行啦,哥哥。你们一起的还有几个人,我这次都要带走,不愿意走的我也给架走。”

    “算我还有七个,你不用架,他们都愿意走。还有这里其他人也都有不少想通了的,都是不少以前官员。我们在这里每天可以看《窑岗周报》,对外面的事儿了解的一多,心也就都活了。你现在和窑岗领导认识,能不能把他们也都带走。”李京文还挺仗义。

    石涛说:“你放心,只要是人才,窑岗就需要。如果人多的话,我可以先和冶场这里的领导说说,让他们给派几辆车,把大家一起送到窑岗去,我保证能让张总见见大家。”

    冶场的李栋他们当然同意石涛把他们带回窑岗去,只是没想到李京文回去一说,竟让有二百三十多人一起要走。李栋他们一看这些都是以前的官员,也就同意都放走了。因为在这里关着劳动的不是重犯就是官员,这里的知识密度算是很高的。

    李栋派了一长串儿马车,拉着这些人跟着石涛他们回到了窑岗。

    张知木听完石涛的介绍,站起来对大家一拱手说:“我代表全体窑岗人欢迎大家。今天我没时间和大家谈的太多,因为我马上还要去陪同周遇吉总兵。我今天向大家保证,一定给各位提供一个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如果有一天大家不喜欢这里,离开了。我保证,你们一定不会因为有本事施展不开而离开的。至于你们担心的自己家人的情况,我们以后会慢慢的把他们都接到窑岗来,这一点不用担心。”

    为了更快的稳定这些人,张知木让卢炳义把最先来窑岗的那些文人们,都叫过来陪同他们喝酒吃饭。这一下,由他们亲自介绍自己的情况,很快的就把这些新来人的顾虑就给打消了。

    这些最早来窑岗的人,以前都是和他们一起打石头,可是现在每个人都有自己忙不完的事情,更不一样的是那种精神状态,完全和他们不一样,这一点对他们刺激也很大。弄得他们直后悔,为啥不早点出来做事。

    张知木离开这些人的时候,对石涛说:“谢谢你石涛,你是给我送宝贝来了。”

    此时张知木心里想的是,真是想睡觉就有人送枕头。我们正好缺将来接管山西的官员呢。一定要把他们好好的培训一下,这里边有不少是当过地方官儿的。有军队配合,他们出面管理地方一定能行。

    第二天,周遇吉和陈玉峰、欧阳鹤一起研究了如果发生战事时,如何联系支援等事情。窑岗答应再支援一些**和粮食。午饭后,周遇吉带着人走了。

    周遇吉走后,张知木和陈玉峰、欧阳鹤、阎伯驹、陆呈祥一起回到指挥中心。

    陈玉峰说:“知木啊。我和欧阳先生研究过,有两件事我们需要现在就准备。一个是将来接管的官员;一个是将来我们的军队重点就不会留在窑岗这里,可能都要在外围。窑岗这边的安全守卫要有专门的人负责。”

    张知木说:“你说的第一件事儿,我们早就研究过,我也在考虑这事儿。我们窑岗有不少以前都是做过官员的,这次从冶场又过来一些,我想他们在窑岗生活工作一段时间之后,思想上都会有一些变化。最好是他们能认同我们的理念,可以派他们出去做官。我们也不用担心,因为一段时间内我们都会实行军管。他们只是负责地方事务,应该没有大问题。目前我们还不能公开培训他们,如果走漏风声就不好了。第二个问题,我是这样想的,我们要成立一支武装警察部队,也就是以前的衙役差不多。窑岗的人越来越多了。黄玉坤她们的管理团队有一位以前当过县太爷官员很有才干,可是在窑岗他施展不开,因为在窑岗比他大的官员太多。我想建立一种制度,我们大家都来准守。也就是建立窑岗自己的衙门。这个衙门需要警察来帮助执行公务。我想请阎伯兼任这个公安局的局长,因为阎伯能大公无私,是个能拉下脸而且资格又老的人,一般人不敢不服。只有这样我们的新衙门才能树立起威信。”

    张知木的建议得到大家的认可。阎伯驹也很痛快的说:“行啊,是该立点儿规矩了。这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