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新的建设 总兵来访 (第2/3页)
法。李栋,你们建房子,也可以采用工厂化的办法,你们建的房子楼板现在都是一次性用模版支架倒制的,我看你们的楼板可以在工厂批量生产出来,然后运到房子现场吊装上就行。好多水泥件都可以预制,这样你们建房子许率就会大大的提高了,你说是不是。”
刘本貹说:“张总,你的办法太好了。我回去就专门组建一个预制件厂。因为我们的住宅基本都是一样结构,在工厂里预制的结构件可能质量会更好。其实我们别的建筑上也都可以采用这种办法,建设效率会提高很多。”
范成坤介绍说:“凌水码头上的正式码头工人已经招了二千多人,现在凌水码头在整个汾河上的码头中是装卸量最大的码头。因为这里离窑岗近,干啥都方便,客货运输都方便,结算银子也方便。所以这里越来船越多。有些船都要等着码头装卸货。考虑到小凌河蓄水以后,好多小船会分流道窑岗这边一样,我们那边就没扩建码头。我们这两千多码头工人都是青壮,早就开始军事训练。现在我们管理的老少人口也有一万五千多人。我建议,我们也要在凌水码头建一所学校,让我们那里的孩子也能就近上学。”
张知木说:“范司令的建议,我认为是对的,现在是有不少凌水码头的孩子在窑岗上学,可是究竟是不方便。学校的事我们马上就落实,作为下面工作的一部分。”
接着,各地方领导都汇报自己的工作。石灰窑那边已经有三座小窑、三座大窑,每天不停的在烧水泥。石灰已经不烧了,用的石灰基本上是外面购的。石灰窑这边已经有五百多人。
扩建最大的是砖瓦厂,这边人员有两千多人,几乎扩了十倍。即使这样,也不够窑岗建设的需要,山西几乎就近的砖瓦厂都在为窑岗生产砖瓦。
采石场那边也有八百多人。
窑岗这里的建设都是重点保证的,也都在陆续交付使用。新建的客运站的使用是最受关注的,因为这里是每天进出窑岗的窗口。整个候车和售票大厅都是铺的大理石地面,进出的台阶也都是大理石修建的,这要感谢了李云鹤他们的割石机。大理石割完之后打磨一下抛一下光就可以了。
车站可以说富丽堂皇。尤其是车站顶上的钟楼,更是让大家津津乐道。每到一个准点时间,大钟都会按这个时间数敲响相应的钟声。洪亮低沉钟声会传出去很远。
窑岗码头客运站也已经建好,就等着开业了。窑岗的码头建好了一排排泊位,就等船的到来。
窑岗中心圈楼已经建完,正在用青砖在外面照面。
和扬州几乎一样的窑岗圈楼百货公司的五层圈楼已经全部建完,正进行内部装饰。
修路的工程也已经完成大部分,一多半儿的人员已经可以撤回来。
一切先前计划的工作都按照计划或者提前完成,窑岗人在参与建设的过程中,表现出来极大的热情。
卢炳义的汇报更让张知木和大家很受鼓舞,尤其是他介绍说:“我们窑岗今年的农业产量能很可观,虽然春天受到蝗灾的影响,可是由于我们后期管理的好,浇了几遍透水,又施了氯化铵化肥,庄稼恢复的很好,可以预见今年收成不错了。”
尽管窑岗从外面买了很多粮食,可是那终究不是自己地里产的粮食。自己地里不能产粮心里就是不安,所以卢炳义的话让大家都很兴奋。都在想,这连年的灾害是不是就算过去了呢。
阎伯驹插言说:“我也看了,整个山西也就是我们窑岗的庄稼还行。我们自己庄稼就不能做青贮饲料了。可是我们现在就要从那些地里不怎么长粮食人家去买青庄稼了,我们今年还要多弄一些青贮饲料。我们去年的青贮饲料就顶好大事儿。”
张知木说:“对啊,我们现在的柔丝机已经可以用电驱动了,揉制青贮饲料更方便。今年我们不论牛马羊都要比去年多,我们都要提前做准备。”
黄玉坤说:“我们窑岗现在各处加一起,已经差不多十五六万人了。我们不但要准备冬天的粮食,还要提前准备冬天的蔬菜,这可是不小的数目。”
张知木说:“这件事儿,你要和陆先生好好研究一下,提前做好准备。该挖的菜窖最好提前准备好,能建成永久菜窖最好。”
陆呈祥介绍情况的更让张知木和参会的各位感到兴奋。由于窑岗人的努力,整个山西的经济都有复苏的迹象。通过窑岗南来北往的人每天都是络绎不绝。尤其是,窑岗人开通交通大通道,可以把人和货物从北边的杀虎口、张家口一直送到南方的扬州,而且快捷还保证安全,这样的事儿,就是在以前平稳年间,也是不可想象的。物流和人流还有金融都在通过窑岗,不断的加速流动着。
事情就是这样的奇怪,那一边是战火纷飞,可是窑岗人就像是挥起了一个巨大的盾牌,把战火挡到了一边,盾牌这边,是风和日丽,一片平安景象。窑岗币现在不但在窑岗已经通用,在张家口、杀虎口好多地方已经可以流通了。因为在那里,大不了不愿意留窑岗币了,随时都可以到窑岗的票号去换成银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