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电话电灯 硫化橡胶 (第2/3页)
的再试是吧,你们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再加一把劲,我们的电话就会成功了。”张知木又对杨昌说:“现在看看你们的电灯吧。”
杨昌让人一下子拿出来了几个灯泡。有几个已经发黑了,明显的是钨丝蒸发了,沉积在玻璃上。杨昌介绍说:“这里的灯泡,最长时间点过一天一夜。”
张知木拿起来一个没点过的灯泡,看了看,问:“我不是告诉你们,要在灯泡里放一点红磷吗?你们怎么没放呢?”
杨昌说:“我们放了一点,也没觉得有啥不一样。就没再放。”
张知木说:“你看这这两根儿铜线通过玻璃进到灯泡里面,当灯泡通电的时候会很热,停电的时候,又很快会冷下来,这样灯泡的玻璃和铜丝都会发生热胀冷缩,而两者的热胀冷缩率是不一样的,那么两者之间就会产生很小的缝隙,就会有氧气进到灯泡里,这些氧气就会和加热的钨丝发生反应,很快的灯泡就会烧坏了。如果放进去一点儿红磷,红磷很快就会综合进去的一点儿氧气,灯泡的时间就会用的长一些了。”
杨昌说:“好吧,我们在制作几个放红磷的试试。”
张知木说:“还有,这个通过玻璃的铜丝,是不是可以在考虑一下,铜丝也可以搞几层结构,这样铜丝和玻璃之间的错位就会小一点儿,你们说是不是?不过你们把电灯已经点到一天时间,已经是重大突破了,我要祝贺你们,大家再努努力,我们很快的就会进入到了电灯时代。等到老了,你们会对自己的子孙说,这电灯是老子发明的。”
张知木的话引来了大家一阵笑声。
看到差不多了,李云鹤说:“行了,大家按照张总的建议去忙吧。”然后对张知木说:“我们还是去搞橡胶的那几个人那里看看吧。他们可是进展不小,我还要问问你,橡胶轮胎到底是怎么弄呢。”
搞橡胶的这几个人,很让张知木吃惊,他们就是帮着搞石墨那几个人,现在被抽出来专门搞橡胶。他们已经根据不同的配方做出来了很多样品,有的弹性非常好,有的硬度很高。
张知木对他们说:“我们需要一种橡胶,要有一定的硬度,做轮胎的外轮胎,还要有软一些橡胶做内胎。软的就要比制作足球的稍硬一点儿就行。这种软的橡胶很有用,你们做一些五毫米宽一毫米厚的长橡胶带出来,这东西用在服装上非常方便,比如用在短裤的腰上,就不用绳子系短裤了,穿着也方便。这种橡胶带儿你们用模具加热挤出来就行。”
张知木选一份儿用石墨添加剂制作的橡胶样品做外轮胎材料,又选了一份稍软一点的橡胶做内胎原料,对李云鹤说:“走吧,我把轮胎的结构画给你,你现在就可以开始制作橡胶轮胎了。”
李云鹤跟着张知木回到办公室,张知木先给画出来轮胎大致结构,告诉李云鹤:轮胎通常由外胎、内胎、垫带三部分组成。
外胎是由胎体、缓冲层、胎面、胎侧和胎圈组成。
胎体:通常由一层或数层帘布层与胎圈组成整体的充气轮胎的受力结构。帘布层我们用斜纹帆布就行。
缓冲层:胎面与胎体之间的胶帘布层或胶层,不延伸到胎圈的中间材料层。用于缓冲外部冲击力,保护胎体,增进胎面与帘布层之间的粘合。这一层也可以放进一层钢丝网,以增加强度。
胎面:外胎最外面与路面接触的橡胶层外胎结构。胎面用来防止胎体受机械损伤和早期磨损,向路面传递汽车的牵引力和制动力,增加外胎与路面的抓着力,以及吸收轮胎在运行时的振荡。
胎侧:是轮胎侧部帘布层外层的胶层,用于保护胎体,又有弹性。
胎圈:是轮胎安装在轮辋上的部分,由胎圈芯和胎圈包布组成,起固定轮胎作用。
李云鹤看完张知木画的草图,听完张知木的讲解,说:“没想到这橡胶轮胎还这么复杂。”
张知木说:“轮胎呀,我也是自能给你简单的这样介绍一下,其实轮胎要是复杂起来,事多着呢。以后条件成熟了,要有一批人专门研究这东西。另外内胎就按照外胎的内部尺寸制作就行了,那个打气的气嘴原理也和篮球差不多,不过要用一个铜嘴密封。以后你们的客车要是都用上了橡胶轮胎,那就更舒适了。一些小石子和小坑包,对客车就没有任何反应了。而且不论是载重力还是耐冲击性都要比钢轱辘好多了。”
李云鹤不解的问:“这软橡胶,怎么可能比钢轱辘承重呢?”
张知木说:“我看你的物理是白学了。这轱辘里充的是气体,气的任一部分的压强都会在整个气体空间里均匀的传递,也就是整个轱辘里面一起承受全部力量,整个承受全部力量就比你那个钢轱辘是一点承受力量大得多,尤其是橡胶轮胎还具有弹性缓冲能力,这一点也是钢轱辘没法比的。你以后用了就知道了。”
李云鹤说:“这个轮胎的模具也是很复杂的,够弄一阵了。”
张知木说:“是啊,不但要加压力,还要加温度。对了还给你们一个任务,就是用橡胶生产海绵。”
李云鹤不知道啥是海绵,刚要问,张知木说:“你们制作橡胶的时候不用太大压力,在原料里添加一些纯碱,这样的话,橡胶就会在容器里制作出来里面充满均匀气泡的橡胶。这样的橡胶,也就叫海绵。你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配方,制作不同孔径气泡的海绵,也可用含硫量不同的橡胶做出来不同硬度的海绵。你在把海绵垫在你们的客车椅子上,那样的话,座椅的舒适度就会大大的提高了。”
李云鹤说:“就象发馒头似的?”
张知木说:“对,有点那意思。”
李云鹤收起了张知木画的图纸说:“你一回来就给我一堆事儿,我先回去了。那个孙亮他们的双筒望远镜也弄好了,你自己去了看看吧,我就不陪着你了。”说完李云鹤走了。
中午休息一下之后,张知木让杨玉琳去把孙亮和张炳臣叫了过来。张知木想尽快的把手里事情都安排下去,因为建军的事儿才是大事。
孙亮过来时,拿着一个双筒的望远镜。
递给张知木木的时候,孙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