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回到窑岗 听取汇报 (第3/3页)
周报》上做两期套色广告,那时候房子就得抢了。
停了停,张知木说:“杨靖说说你们的运输公司的事儿吧!”张知木还一直没和这个小舅子单独的好好谈谈,其实张知木一直很是看好这个杨靖,他一直觉得这是个难得的很有心计,遇事有主见的人。现在让他负责这样一个运输公司对他也绝对是一个锻炼。
杨靖清清嗓子说:“我们的运输公司从窑岗到杀胡口、张家口、运城的客运已经常态化,从以前每一周发一次车,到每两天发一次车,到现在每天都发车。有的时候还要发加车。我们的信件投递业务也开始了。尤其是我们的那几艘蒸汽船开通了到潼关的定时班船后,我们就可以在张家口、杀胡口、、大同、窑岗,直接卖到潼关的直达客票。就是直到开封,徐州,扬州的票我们也已经卖了。但是我们会和客人说清楚,到这几个地方的时间不能保证,但是我们会尽量的把大家送到地方。我们也在研究,啥时候到扬州可以有定时班船的话就好了。”
张知木说:“今天人都在,就研究一下定时班船好有啥困难。”
陆成祥说:“我们现在已经有四艘蒸汽战船,和四艘平底蒸汽船,我们可以让一艘蒸汽战船配一艘平底蒸汽船,分配开,轮流发船,这样就可以发定时班船了。”
张知木说:“太好,这样的话,南北大通道才是贯通了。这可是一件大好事儿。今天就这样定了,尽快的通知范司令做好准备。定时班船开通前,《窑岗周报》要做好宣传工作。”
《窑岗周报》的总编范进福停下手里记录的笔,说:“张总,放心我们下一期就开始放风,再下期就正式详细介绍。”
张知木笑着说:“看来我们范总编,是抓住了新闻的规律了。”张知木也感慨,没人教他们,这些聪明人自己就很快的知道了怎么办,对新闻的敏感性和规律都抓得很到位。
范进福接着就介绍说:“我们现在的报纸已经完全采用铅字印刷,这铅字都排版在辊子上,这样印刷起来又快质量又好。现在我们的铅字已经有三种字体,每种字体每个字都有十种不同打小的铅字。后面我们还在制作其他字体的铅字,以后我们所有的印刷品都可以用铅字印刷了。”
徐嫂接替黄玉坤现在的工作,今天也做了汇报:
窑岗的养鸡场现在已经有下蛋鸡一万多只,鸭子两千只,猪五百多头,羊五百多头,牛三百多头,狐狸也有二百多只了。服装鞋袜厂已经扩招了一百多女工。还新组建了窑岗管理队,负责窑岗的卫生打扫、垃圾清运、绿化树木的浇水,还有路灯的收放等工作。总之在窑岗没有人管的事,都由窑岗管理队负责。
对徐嫂出色的口才,张知木都不住的点头。尤其是在这么多人面前,徐嫂没有一点怯场,讲话很有条理。陈叔也是第一次和徐嫂一起参加会议,尽管他对徐嫂表现很感意外,脸上也有不太好意思表情,可是心里美的不得了。
其实徐嫂今天心情更好,自己在窑岗真的可以放手来做事。结婚以后,难得的是陈玉锋没有限制她出来工作。这是徐嫂觉得这辈子活的最滋润的日子,有一个人人称赞大英雄做男人,自己还有一份儿收入不薄,人人羡慕的工作。这样心情舒畅的日子就是再给她十个原来大少奶奶自己也不换。
李云鹤介绍了近来的工作进展。
陆琪他们缝纫机和缝鞋机都已经试制成功了,纺织机已经生产了二十多台,还有二十多台正在调试。新建的纺织车间,已经竣工,制冷机也可以使用了。这样纺织车间里面的温度就可以自由控制了。新招了五百名纺织女工,已经开始培训了。那些缝纫机缝鞋机就准备交给徐嫂他们的服装鞋袜厂。
那个电灯已经成功过了,最长时间可以连续点二十多个小时,时间再长了灯泡里就黑了。
李东和杨昌他们的电话已经可以通话了,就是声音不是太好,线路一长了声音就根本听不清了。
橡胶硫化试验已经做很多,做出来很多不同硬度和弹性的橡胶。已经用橡胶给小学和窑岗学院制作很多篮球和足球、排球。只是制作轮胎不知道如何下手。
清风子他们的化工厂已经进行正常生产了,清风子和李守坛现在主要精力都在窑岗学院这边搞实验室建设,玻璃厂也按他们的要求制作了很多不同样式的玻璃器皿。
最顺利的就是火柴的试验,我也经安排直接建一座火柴生产厂,这个火柴生产厂有我直接负责。
冶厂那边已经又建了两座大高炉,因为现在运输的限制,没法再扩大生产了。不然冶厂那边李栋他们还想建设更大高炉。不过现在已经有几座顶吹炼钢的平炉了。现在的好钢比列大增。
在冶厂那边建设的一个直缝钢管生产线已经可以焊管子了,尽管是半自动的,可是比人工手焊接快了十几倍不止。出来的管子质量非常好。
火车头已经在组装,现在正在建设的钢轨生产线还有些问题,轧出来的钢轨总是不过关,不过试验线路的路基已经修好了。
张知木知道,李云鹤说的这些意味着窑岗已经有了一个基本完善的工业基础了。其实,张知木更关心的是,李云鹤他们的带膛线的枪管儿做的怎么样了。不过张知木也知道这是绝密的事情,李云鹤是不会在这里说的。
看都说的差不多了,陆成祥咳嗽一声说:“杀胡口的粮食,已经送了三次,那的粮食价格也基本稳定了。留在淮安的粮食这几天估计也该运回来了。张家口那边也一直要粮食,我想等淮安的粮食到了再说。李茂他们要的钢筋水泥已经派人运过去。李茂也传过话来,他们已经派人去泉州和广州,通知泉州分公司和到广州直接继续买粮食。”
陈玉锋和欧阳鹤的事儿都不能在这里说,阎伯驹说的也很简单,“我们从广州带回的那几匹马都很好,没发现有啥问题,看来已经适应这里。不过这些马太娇气,太挑食。对他们得象祖宗似的,我看明年用得上。”
------------------
微积分公式,化学元素表;东征日本,南击麻逸;青霉素,注射器。--《南宋记忆》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