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子夜(五) (第3/3页)
只不过……用错了方法。&1t;/p>
而很多年之后的赵子夜回想往事,扪心自问,这场手足相残的悲剧,到底是容清醉本性有问题,还是自己这个母妃,用错了教育的方法?&1t;/p>
她对子女的教养,大抵来自于在娘家赵家的生活。&1t;/p>
赵家这两代子女少,但在秦老夫人的主持下,始终坚持不放弃任何一个哪怕资质平庸的子弟。&1t;/p>
比如说第三代的赵栎。&1t;/p>
连女孩子都是精心栽培过的。&1t;/p>
甚至越是平庸的子弟,得到的关注越多。&1t;/p>
数代经营,才有门风清正的公论。&1t;/p>
赵子夜始终认为,赵家的家教是没有错的。&1t;/p>
养不教父之过,既然孩子已经生下来了,不论男女,好生教诲,岂非是应该的?&1t;/p>
可是为什么她按照这样的思路,最花时间最苦口婆心的次子容清醉,却最不是人?&1t;/p>
生命里最后一段日子,她总爱去湘霁堂后的水榭。&1t;/p>
赵姑姑为此十分的担心,因为这地方最容易勾起她的伤心事。&1t;/p>
湘霁堂虽然被女主人住了十几年,甚至最后也是在这里过世的。&1t;/p>
可是它原本其实不是女主人的住处,它所在的位置也非正中或者正南正北,而是,偏在了东南角。&1t;/p>
……这地方,连同早先庆芳郡主借口出售让容睡鹤跟盛惟乔去看的那座距离贡院不远的宅子,都是赵子夜为容清酬专门准备的。&1t;/p>
那时候赵子夜一边亲自布置这两处,一边欢欢喜喜的跟赵姑姑说:“清酬在庄子上住着,就算吃穿不愁,他年纪小,肯定也攒不了什么钱。一些私房,还是我给他收着打点的好。这湘霁堂距离后堂近,地方也大,后头的湖上,可以起一座水榭,往后清酬读书累了,可以去坐坐。”&1t;/p>
“贡院附近的宅子,他到要下场时,可以过来住,出入方便,不会吃太多苦头。而且出入日日看着贡院,看习惯了,就不会紧张。”&1t;/p>
她畅想着这个儿子长大后的模样,该是怎么样的才貌双全英气勃勃,该是普天下做母亲的都想有的子嗣。&1t;/p>
这个时候的赵子夜没想到的是,这个儿子长大后出落的比她想象的还要出色。&1t;/p>
可是母子之间,却已经因为岁月与层层叠叠的误解以及错过,布满了隔阂。&1t;/p>
甚至临终的时候,他都不愿意回来跟她见最后一面。&1t;/p>
赵子夜是在高密王府闹“时疫”的次日,搬进这座湘霁堂的。&1t;/p>
当时,世子容清酌,郡主庆芳,一左一右跪在湘霁堂的门槛前,抱着她的腿,苦苦哀求,足足一个多时辰。&1t;/p>
赵子夜只是冷冰冰的俯瞰着自己的长子长女。&1t;/p>
末了,她觉得耐心耗尽了,没有迟疑,直接踹开了两个声嘶力竭又筋疲力尽的人,干脆的跨进门槛,头也不回的甩上了门!&1t;/p>
ps:下一章有高能,慎入!&1t;/p>
尤其是心灵比较柔软的妹子,不建议看。&1t;/p>()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