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古董羹 (第2/3页)
小心翼翼的看着锅子,暗自感慨:做菜真如为美人点妆,多一分则浓,少一分则淡。待到熬出鲜味来,这清汤就差不多了,姜韶颜撇去清汤里的料渣,准备将清汤锅倒入铜锅里。
只是在小午端起以锅清汤准备倒入其中时,姜韶颜看着那只特意打制的铜锅却又开始犹豫了起来。
另一边的奶汤奶白的颜色毫无一丝杂质,这里的清汤锅即便撇去了清汤里的料渣,可再怎么撇,比起一旁那锅瞧着毫无一丝杂质的奶汤……姜韶颜讲究的老毛病又犯了起来。
即便香梨、白管事等人已经说够好了,不过想到那位处处讲究,连帖子都熏了墨莲香的世子爷,姜韶颜想了想,还是决定将普通的清汤锅精制一些。
于是拿了纱布将那一锅清汤锅过滤了一番,又拿纱布裹了鸡肉茸放入过滤了一番的清汤里,待到大火煮开立时转小火,姜韶颜小心翼翼的观察着锅内的反应:不能让汤煮沸,这一步的意义在于让鸡肉茸吸附了漂浮在汤面上的悬浮物。
待到悬浮物都被吸附干净了,那便成了一锅真正意义上的清汤了。这种汤还有个学名叫做双吊,那等瞧着简单却无比鲜美的菜便多取自这种汤。
譬如一道国宴名菜开水白菜,能将普通的白菜端上国宴,这道汤便至关重要。
姜韶颜看着这一锅状若白水却清澈鲜香的清汤满意的深吸了一口气,这才将清汤倒入了另一侧的锅内。
太极鱼似的铜锅一半奶汤一半清汤,就似两个美人,一个清水芙蓉素面朝天,一个华丽奢靡全妆精致,也不知道那位季世子在静慈师太那位故友身边作陪时更喜欢哪个,姜韶颜想着。
这么费工夫的两道汤底既然做了,姜韶颜自然便多做了些,待到连锅带汤送去光明庵之后,姜韶颜便招呼香梨、小午、白管事外加刘娘子在小厨房里名正言顺的吃起了火锅,哦,这个时候多数人还是管这个叫古董羹的。
不过姜韶颜的吃法显然与一般的古董羹不同,有什么吃什么,将那等做大菜剩下来的肉和菜都拿了出来。
猪肉、鱼肉、鸡肉切片,各式蔬菜也配上一些,当然,先前大花鲢鱼头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