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章 论狮子头与香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十章 论狮子头与香包 (第2/3页)

知之明,对眼下的自己,估摸着没有哪个登徒子下得了手,是以也不惧怕。

    再者说便是晚回去了,有身手了得的小午过来接她与香梨,自是不必担忧的。

    作为不折不扣的猪肉控,姜韶颜说起猪肉来可谓头头是道。

    “其实有一道猪肉菜很是考验各自的胃口,肥瘦之比或五五分或四六分或七三分各有拥沓。”近些时日略有清减,勉强能看得清五官的姜韶颜说起这道菜来,可谓两眼放光,“此菜有个极威风的名字——狮子头。”

    这个名字顿时让面前的两个吃货下意识的吞了口唾沫,哦,不对,是三个,后面的香梨也有些坐不住了,在暗暗吞口水。

    姜韶颜很喜欢狮子头这道菜,或清蒸或红烧或油炸,各有不同的吃法。纠结的问题在于肥瘦比,姜韶颜同梁实秋老先生一样认为七分瘦三分肥是最好吃的,属于猪肉控中的“瘦派”,而汪曾祺老先生则反之,认为肥七瘦三更好,属于“肥派”,清代那位有“食圣”之称的袁枚则在《随园食单》中所言则是肥瘦过半,是不折不扣的中庸派。

    惠觉禅师听的口水直流,叹了口气,怅然感慨道:“可惜!此菜是吃不到了。”

    姜韶颜没有让人望梅止渴的“坏心思”,于是便笑道:“那我将此菜的做法告之馋师,待日后馋师得空买了猪肉自己做便好。”

    当真?惠觉禅师听的眼睛一亮,立时点头,这自是没有不允的道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姜四小姐这做法真是极妙的,想到往后自己风餐露宿还能做了“狮子头”与自己吃,惠觉禅师只觉得口水都要流下来了,忙催促姜韶颜快说。

    姜韶颜这才道:“此菜除了肥瘦占比之争之外,其实切更讲究。需剔除筋落,切成碎丁,禅师且记着切要多,斩的要少,切的碎丁块太大或者干脆剁成肉泥都是不成的。”

    切好之后便是徐珂在《清稗类钞》中所言的“和以蛋白,使易凝固。”。

    “没有蛋白用芡粉也是可以的。”姜韶颜不忘加以修改。

    以眼前这位禅师惯常风餐露宿的习性,这食材有缺怕是常事,自然是有什么用什么,就如同他给的药方一样,用更易得也更便宜的药来替代也可。

    “若是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