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零二章 我想见你很久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零二章 我想见你很久了 (第2/3页)

脸色难看一点儿,却偏偏一步不让,自顾自地坐在他身边,两人相看两厌。

    张玄居正中,脸色平淡。

    张彤云则坐在了王凝之旁边,好奇地打量了几眼这个去年还算纨绔,今年却突然变成了名扬天下的王家公子。

    他们的到来,顿时就引发了全体人员的激情,别说陈夫子讲课讲得那是一个昂扬,就是平日里偷懒打瞌睡,在案几下看小人书,或者互相挤眉弄眼说小话的那些学子们,也各个是正襟危坐,一脸严肃好学,生怕给这几位留下什么不好的印象。

    毕竟,这三人都是值得交好的对象,张玄注定了不一般,能得到他的关系,那必然是未来可期。

    张俞虽不见得能有什么入仕之路,但人家是张家二公子啊,等到张玄入了道门,那张家总要有人接手才行,学子们都是相当聪明的,入仕之路,道阻且长,若是未来有所不谐,倒不如在张家做事儿。

    至于那张彤云,还是那句话,这张脸就足够让人好好对待了。

    要是能成了那张家的女婿,想想都——啧啧。

    别说学子们了,就算是一向以仙风道骨自居的陈夫子,都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把这堂课讲得相当认真。

    虽然到他这个年纪,早就没什么入仕之想了,但是自己是在钱塘生活的,能得到张家礼遇,自然是很有必要的。

    就这样,万松书院里,突然莫名其妙地有了所谓学风。

    看着大家打了鸡血的样子,王凝之都忍不住认真了些,然后——很快就打起了瞌睡,没法子,这陈夫子认真讲课,还不如平日里那些无聊的故事。

    张彤云是挺好奇的,她一个女子,当然是不能入书院读书的,但这些年来,跟着家里长辈,也没少在各个书院旁听几节课。

    不过万松书院,还真是头一次来。

    作为在整个扬州都赫赫有名的万松书院,她自然是早就想来了,这里倒不是多严格,但毕竟山长王迁之,是琅琊王氏人,作为江南世族,张家与其并无多少交情。

    王迁之名声在外,但毕竟是个教书先生,张家自不会来刻意交好。

    不过眼下,最好奇的事情,还不是这课堂书声,也不是这周遭环境,而是身边这个人。

    王凝之啊。

    想见你很久了。

    当然,请不要误会,张彤云可没觉得这家伙如何气质非凡,让人一见倾心。

    想见王凝之嘛,原因有二。

    首先,也最重要的,他是抢了大哥的风头。

    对于士族子弟们来说,这一辈上头,谁家公子哥最优秀,这话很难讲。

    北方士族以王谢为首,王家大郎王玄之,那自是谦谦公子,如今已入仕一年,颇有贤名;谢家公子谢渊毕竟年少些,还未见其才。

    江南士族,则以朱,张,顾,陆四家为首,如今看来,顾家已不复,朱家倒是有个朱明启,可惜去年办事不利,朱家受损,陆家自隐于吴郡,那就剩下张家了。

    本来嘛,王玄之再如何,也只是在会稽,跟着他爹王羲之办事儿的,可自己大哥,那已经是建康公子们的座上宾了,加上如今又要入张道御门下,怎么看都是天下第一位的公子,张家的荣耀。

    谁知道冒出来这么一个王凝之,大雪围城,重兵之下,桓温之威,都成了衬托他的东西。

    如今谁说起来,这天下的公子哥儿,不都要说上一句‘琅琊王氏二公子,那可是敢和桓温大将军掰腕子的人啊’这种话。

    无形之中,大哥的风头,张家的风头,都被这小子给夺走了。

    从所有人都在仰慕大哥风采,赞叹张家,变成了大家都在争论,谁才是第一公子,吴郡张家,和琅琊王氏谁家的子弟更优秀,就让人很冒火了。

    其次,这家伙,是谢道韫的丈夫。

    谢道韫是谁?

    如果说天下士族公子,谁最优秀,值得争论,那天下士族闺秀,谁最优秀,就不值得争论了。

    谁不知道陈郡谢氏,有女谢道韫?

    小时候在建康,张彤云是见过谢道韫几次的,两人虽说互相认识,但也谈不上有多少交情。

    随着年纪渐长,张彤云对于这个天下第一的才女,心里是羡慕且嫉妒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