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心心相印 (第2/3页)
作为当今世上大概最有文化的夫妇俩,王羲之和夫人郗璿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的眼中,看见了深深的忧愁。
于是,作为爱护儿子的父母,他们连天亮都等不及了,半夜进了王凝之的小院子,打算开导一下儿子。
懵懵懂懂,睡意浓重的王凝之,就这样被郗璿教育了足足一个时辰,从春花秋月之美好,到未来人生之快意;从天下苍生之重任,到如花美眷之向往;从身为儿子的孝顺,到以后做父亲的责任,直到最后,王凝之忍不住大吼一声,才算是打断了郗璿的絮絮叨叨。
“爹,娘,你们究竟想干嘛?”眼巴巴的王凝之,表示自己只想睡觉。
可是在看见老爹一脸的愁容,和老娘眼里泛起的泪花,只能努力控制着自己,挤出一个笑容。
“儿子,千万别学那些和尚道士啊!爹和娘,还指望着你呢,不求你大富大贵,好歹你也要努力活着,将来送我们走,难道你要让娘,白发人送黑发人!”郗璿左手紧紧抓着儿子,右手在背后给丈夫打手势,实在不行,就先把王凝之锁在家里好了。
总之,是不能让他去出家的!
听到这些话,王凝之真的傻了,愣了好久,直到老爹已经吩咐人去把大哥王玄之叫过来,才问道:“娘,你究竟在说什么啊,谁要学那些和尚道士了?谁不努力活着了?”
郗璿眼里的泪花还没落下,闻言也是一愣,和儿子大眼瞪小眼起来,最后一起看向王羲之。
王羲之急吼吼地从袖里取出王凝之那首诗,指着说道:“你这不是要……”
听了一会儿,王凝之终于明白了,翻了个白眼,“什么鬼东西啊!那是拿来骗司马昱的,我有毛病啊,放着令姜在谢府,还没娶进门,出什么家?”
王羲之愣了一下,“那你怎么写的如此畅快,都不用思虑?”
“肯定啊!宴会赋诗,难道很稀奇吗?司马昱肯定会有这么一下,让大家给他歌功颂德啊,我这都准备多久了,早就想好的东西,还要犹豫着写吗?”
谷经过一系列友好的沟通,王羲之夫妇终于明白了,不是儿子想得多,而是自己想多了。
然后。
夫妻俩就恼羞成怒了。
先是郗璿说什么‘虽是如此,你年纪轻轻,居然不先想着父母兄弟,反而满脑子都是谢令姜,真是色令智昏,无耻之尤,平日里还假模假样,现在口不择言,才终于暴露了,令父母非常失望和伤心’之类的一通教育。
然后就是王羲之,对于儿子刚才和自己说话的态度开始了训斥,说什么王凝之对尊长毫无敬意,并且既然有了成算,居然不提前和爹娘讲清楚,导致老父亲大半夜的,一把年纪了,还要为了他再担心,简直就是不忠不孝,自己怎么就有这么个不成器的儿子云云。
最后这夫妻俩,骂了一阵子,刚打算歇口气,就看见王凝之眼皮子都睁不开,已经快靠在软垫睡着了,估计教育了这么一顿,根本就没听进去。
于是,恼羞成怒,变成了真的愤怒。
王凝之在挨了一笔头之后,清醒过来,就看见老爹手里拿着墙角的扫帚,老娘已经把被单卷起来,向着自己冷笑。
而大哥已经远远退了出去,站在院子里装好人,顺便把闻声而来的仆人们都赶走了。
最终,王凝之是在大哥院子里过夜的。
毕竟大嫂有孕在身,爹娘在追杀过来之后,不打算打扰大儿媳妇,这才算是让王凝之捡了一条命。
睡在外厅,虽有火盆棉被,却依然痛苦万分,毕竟,连个舒服的床垫儿都没有啊!
今早起来,先是被知道情况的大嫂嘲笑一番,自己又不好跟一个孕妇争吵,好容易到了用饭时间,看到老娘已经恢复平日里的端庄样子,王凝之便没忍住,说了一句‘明明不管我的事儿,最后还要我遭罪……’
于是,饭也没吃完,就被赶出门了。
最后无奈,只能到谢家混点吃喝,谁知道刚讲完,又被谢道韫无情嘲笑。
“好啦,王伯伯和伯母,也是关心则乱啊,你就别生闷气了。”谢道韫总算是笑完了,开口安慰。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