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六十八章 心远地自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六十八章 心远地自偏 (第2/3页)

而王凝之这一年,又多是在钱塘读书,也让大家陌生了些。

    这小子真正出名,那是在宣城之事,而其后与司马道生的话,更是让大家觉得,此人狂傲,眼下,便来看看他,究竟有多少本事了。

    但是大家都没想到的是,这王凝之提起笔来,就那么略略写了几句,便放下去喝酒了,难道这么快就有一首了?

    还是早有预备好的?

    这倒是也不稀奇,毕竟宴上,多是会有才子赋诗一首的,而会稽王今晚之宴,如此盛大,若说是没那么几首流传,反而古怪。

    提前准备了,想要在会稽王和众位大人面前,露个脸的,不在少数,可就算是如此,眼下也该再犹豫几分,若是心里有更好的,自然要挑选一番,若是没有,也少不得在此时,再细细考量,做些删减添加,让辞赋更好些。

    像王凝之这种,上来划了几笔,就丢去不管的,可着实少见。

    王玄之自然也注意到了,探过身子,直接拿起王凝之桌上的黄纸,扫了一眼,他可实在是担心。

    要知道,曾经有一次,家里爹爹请了几家人来相聚,让孩子们都赋诗一首,结果二弟王凝之,直接来了一首:“美酒佳肴并无我,写诗受训却是我,文章自古由心生,何时听闻遭强迫?”

    然后,就是个很悲伤的故事了。

    总之,这个场面可不一般,要是王凝之还敢这么干,自己这个当大哥的,总要给他想想办法。

    心里读了一次,然后,王玄之的目光就变得古怪了几分,看向王凝之,却见他正吃吃喝喝,翻了个白眼,王玄之低声:“这是你作的?”

    “对啊,怎么了?”王凝之反问。

    瞧见兄弟俩大眼瞪小眼,何仪往丈夫这边靠了靠,念道:“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念完之后,何仪的神色也变得古怪了些,诗当然是好诗,清雅闲适,颇有古君子之风。

    但是,这场合,合适吗?

    而且,瞧了一眼那边还在挠耳朵的王凝之,何仪是真的不明白,二弟这种心性,还能做出这种诗的?

    瞥了一眼那里正在和谢奕拼酒的王羲之,何仪很疑惑,这也不像是公爹给他的啊,公爹虽喜游玩,却不算多爱那隐逸,而且,这诗词风格,也不似公爹所作。

    公爹的诗词,向来善用辞藻,又想象丰富,这首诗却截然不同,文风简约,隐隐之中,却带有些孤傲之意,要真这么看,那确实像二弟所作了,毕竟,二弟向来就是看不起那些公子哥的。

    倒是有点儿,那边谢家,谢三爷的腔调。

    谷很快,所有人的诗词都准备好了,司马昱笑呵呵地指挥着,让人一一呈上,又分抄了几份儿,给众人欣赏。

    看到那一句‘回首却见灯下人’司马昱忍不住笑了笑,待翻到一句‘仁王身远心系民’更是满意。

    在见到齐华义那一句‘万千心思猜灯谜,却有忠心于朝廷’更是乐得直笑,也看了齐华义一眼,这齐家如今虽然不见得有多大作用,但看这小子,倒是个可造之材。

    然而,在看见王凝之那首诗的时候,司马昱的脸色就变得僵硬了几分,斜着眼一瞧,王凝之正在和身边几人聊得开心,司马昱的神情就更加难看了些。

    这小子,是摆明了不给自己面子啊!

    前头一个灯谜,现在一首诗,这就是在摆明了告诉所有人,他根本不在乎什么入仕,只想美人相伴,平静生活。

    即便是在这喧闹火热的宴会上,他都心远地自偏了,那还能有什么多余的心思?

    而且,他这首诗出来,自己若还是说什么为他在朝廷进言,让他有个机会的话,反而会让众人鄙夷自己。

    毕竟,人家都这么摆明态度,要做个隐逸之士了,自己还勉强,自然不美,再加上,想要入朝局,混个一官半职的人,必定会以此为由,觉得自己宁愿强逼王凝之,都不给他们个机会,心生怨恨。

    心里冷笑两声,自己这么看重王凝之,倒不是真是为了他有些什么才学,而是因为他是目前,世家子弟里,唯一一个身份够高,又和桓温正面相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