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当然在朝朝暮暮 (第2/3页)
任和担当罢了,老生常谈的东西,”王凝之仰起头,望着天边的明月,“未来的某一天,或许三年,或许十年,或许更久,我们都会对对方感到厌倦,可我们是夫妻,难道会因为腻了,就互相分离吗?那还叫什么夫妻?”
“不离不弃,忠诚坦然,这就是夫妻间的担当了,就像我今儿是好好一个人,若是明儿运气不好,骑马落下,摔断了腿,你就不会嫁给我了?”
“腻了,厌倦了,也不会分离,而是要继续守护着对方,这才叫夫妻,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那何必成亲呢?还不如去逛逛青楼,腻了就换个姑娘,这样还省的麻烦呢。”
谢道韫皱了皱眉,“你倒是什么都敢说。”
“本来就是这样嘛,”王凝之耸耸肩,“人生在世,有舍便有得,有舍才有得,就像我们,舍弃了自己本该有的自由,换来了相伴一生的人。”
“只不过,你的牺牲会更大些,毕竟你要舍了在自己家里的清闲日子,来王家过一生,王家再好,怕是也比不上你在自己家里舒坦。”
“那是自然。”谢道韫眯了眯眼。
“那我就更要好好珍惜你了,不然你受这么大委屈,以后发起火来,还不追着我打?”
本来听到前半句,脸上露出笑容的谢道韫,在听见后半句的时候,笑容就僵住了,转而带上了一点危险的弧度,“所以,你说了这么多,无非就是怕我打你?”
“这个,”王凝之笑容不变,“怎么会呢,我要是真的怕你,娶你做什么,我要娶一个好的娘子,又不是招募了一个打手。”
瞧着几个孩子都回来了,谢道韫牵过小丫头的手,又努努嘴,“三妹,走快些,天色已经很晚了,早点回去休息。”
跟在后头的谢道粲虽然很听话,但眼睛总也离不开那盏小灯,就在刚才,她发现这灯笼里还有一层,每当走路的时候,摇晃之中,那图案也在旋转变化。
想来这是王二哥所做,姐姐还没发现这个秘密呢!
……
上元佳节。
自黄昏时,整个山阴城,便被点亮了。
联袂而起的灯笼,被细细的绳索连着,挂在大街小巷里,远远望去,就好像一条闪烁着光芒的彩色丝带,将整座城都围了起来,还不止如此,其中脉络,恰恰就是这座城的各大街道。
灯市在南,酒宴在北,几家大些的酒楼,全都被会稽王府给包了下来,以其小厮为辅,而王府中派出大量的仆役,来准备宴会。
北坡高于南,坐在楼上,更是可以将南边灯市一览无余,城中熙熙攘攘的人群,来回奔跑的小孩手里都握着灯笼,笑闹声几乎不绝于耳。
一席一席的餐食被摆上案几,酒水更是几与茶相当,侍女们一列列端着盘子而来,冰着以保鲜的果子也呈了上来。
这一夜,几乎周边所有有名有姓的世族,官员都被邀请而来。
家眷们虽大多在一楼,男女分席而坐,但熟人之间打声招呼,或带着孩子去见礼拜年者,早已经错落而坐。
‘叮咚’一声,王凝之把手里的半个小红果丢进酒中,看着它在其中慢慢融化,在端起来喝一口,果然酸味淡了一些,又给酒里加了点冷甜。
望了一眼底下大厅,今儿来的歌妓也是下了大力气,她们本是些江南女子,却能把北地所来之音,弹奏得丝毫不差,连绵不断,一曲刚歇,新曲便起。
“那便是齐家姑娘了,前几日刚许给了贺家,便宜了贺元礼那小子。”
王凝之回过头,笑了笑,“你不好好在宜兴待着,跑到会稽,是何缘故?”
站在自己旁边的,正是宜兴周氏,周则清,端着一杯酒,瞧着正在上楼的几个姑娘,这家伙前些年跟着家里长辈来山阴办事儿,倒也和王凝之玩过几日。
“我也想在家待着啊,这大过年的,谁乐意跑来会稽,还不是被你害的?”周则清倒也直接,在他的印象里,王凝之这人虽然蛮不讲理,但有一点儿好处,就是他除了故意的时候,大多情况下,是没那个兴趣找茬为难别人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