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两百七十四章 犯罪心理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两百七十四章 犯罪心理学 (第2/3页)

罪嫌疑人的行列里去。

    直到DNA普及并且建立了大数据库,才抓到了真正凶手。

    而秋原悠人手上的这份“心理画像”,把凶手定义为25-35岁的独居单身男子、变态且有暴力行为。这无疑是犯了前世韩国警察相同的错误。

    他沉默了一下,说出了自己的心里想法。

    “相马警部补,为什么不把结婚的男性也放进去呢?”

    相马警部补看了他一眼,认真地说道:“这是我们犯罪心理学专家的意见,在他们看来,有家室的男人,是不会做出这样的行为。”

    “未必吧。”秋原悠人说道:“如果这个人独居,他完全可以不冒着极大的风险在外界环境中实施复杂度高的杀人行为。”

    他的声音高了不少,“他之所以这么做了,或许是因为他缺乏这样的环境。”

    相马警部补语塞了,一时不知道如何反驳。

    不过他面子上有些挂不住了,更觉得秋原悠人有点多管闲事。

    就算发生案件影响了你的电影拍摄,你也不能把情绪发泄在我们警视厅头上啊。

    再说你只是一个推理家,又不是真正接触一线案情的办案人员,提出的意见也过于想当然了吧。

    秋原悠人看出了相马警部补的不耐,于是解释道:“相马警部补,心理画依赖的是犯罪心理学,而后者是一门不断进步的学科,并每年在更新。”

    “在欧美的犯罪心理学案例里,甚至有出现过双重人格的现象。”

    “在双重人格的心理下,这些凶手平时可以待人彬彬有礼,勤勤恳恳,而把暴虐隐藏在这个表现下。但在私底下,又产生了带有性驱动力等杀戮欲望。”

    “所以我希望能向专案小组提出建议,把一些有家室的男子也放入到DNA检测对象中去。”

    听完这一番话,相马警部补迟疑了。

    这个年代的霓虹,对于欧美还是有一股发自内心的崇拜的。

    事实上,就连现在的警察体系,也是美国派人来搭建并教导破案技巧的。

    所以在秋原悠人拿出欧美的案例后,他也一定意义上正视了起来。

    不过对于是否向专案小组建议这件事,他还是拿不定注意。

    秋原悠人看着他琢磨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