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中东大户 (第2/3页)
士的眼睛紧紧地盯着老外,认真地听着他的讲话,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他有些局促地回答道:“这款飞机是我们团队独立研发设计的,从气动外形,整体结构,到飞控系统都是我们独立完成的。航材和航电都是中国产的。发动机是美国莱康明的涡轴发动机,1100马力的。目前中国国内还没有同类型的发动机。”
老外皱了皱眉,似乎对这个答案有些失望。他沉吟了一下,然后缓缓说道:“哦,太遗憾了,那你们如何能够保证这款发动机的采购数量?据我所知,美国的产能,总是不让人放心。”他的中东英语跟中国人的哑巴英语一样,听起来都有些别扭。
于英博士苦笑了一下,说道:“这也是我们比较担忧的地方。但是没办法。现在只能用这款发动机。这就叫被卡脖子吧。”说完,他不好意思地自嘲地笑了起来。
老外也跟着无奈地笑了起来,笑声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同情。他友好地伸出手,自我介绍道:“我是阿波国的飞机国际贸易商,我叫巴赫曼,B-a-h-m-a-n。我跑了全世界很多地方,参加了很多航展,为我的客户采购各种类型的飞机。呃,飞机性能参数,我已经看了,你们给的资料上都有,比较符合我的需求。我回去以后会将这款飞机向我的客户做一下推荐,现在我比较关心的是你们的产能。这款飞机你们如果批量生产的话,一年能够生产多少架?”
产能?一听到这个问题,于英博士顿时心跳加速,紧张得手心都冒出了汗。于英的指甲掐进了掌心,咬着牙关狠狠地说:“单线年产50架!只要发动机供得上,扩产分分钟!”
“阿波国的油王啊……”老甲在不远处眯起眼,心里暗喜,“弄不好这回钓上了一条大鱼,这次航展真的没算白来”。老甲想起了民航局黄局长讲的一句话,“你们造飞机的,就得靠航展去卖飞机。”
巴赫曼点了点头,似乎在心里默默地计算着什么。然后,他用一种略带兴奋的语气说道:“那就太好了!我觉得我们可以找个机会好好地谈一下合作的问题。当然了,今天恐怕没有时间了,我还要去看其他的展台,我们互相留个微信吧。”
于英博士赶忙拿出手机打开微信,惊讶地说:“巴赫曼先生,没想到你还会用微信。”
巴赫曼笑着回答道:“我是一个中国通。我跟中国的很多飞机制造厂都有很密切的关系。我希望以后也能成为你们的朋友。我也希望我们的合作能够深入下去。”他露出了志在必得的笑容,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的合作带来的巨大利益。
于英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