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十五章渭水之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八十五章渭水之盟 (第3/3页)

有冒着自毁八千的危险攻破长安,但是之后也绝对会被大唐的府兵消灭,若不然就只有退兵的份,可是战争到了现在这个地步,已经不是说退就退的了。

    直到接到了李靖的折子,李世民在城墙上整整的站了一个时辰,在衡权利弊之下,长长的叹了口气,最终大唐派遣使者进入突厥大军中面见颉利可汗,给了颉利可汗一个退兵的借口。

    其实这也是必然的,毕竟现在还是颉利可汗占有优势,手里握着主动权,要是颉利可汗真的发疯,不顾一切的进攻,即便后来的府兵把颉利干掉,自己的李唐皇室不也全没了不是,李世明有着远大的抱负,他敢冒着同归于尽的危险赌颉利不会进攻,但是那场瘟疫却打破了李世民心中的坚持,若是没有及时把瘟疫扑灭,蔓延至全国,那才是没有了任何一丝的希望。

    双方终于签订了盟约,李世民亲自带着高士廉、房玄龄等六骑至渭水边,身后是大批的士兵,隔渭水与颉利对话,指责颉利负约。

    颉利可汗看到李世民身后的部队,沉默不语,两天后,李世民与颉利可汗在长安城西郊的渭水桥上,签署了和平协议,双方立刻斩杀白马立盟。之后,颉利可汗率突厥全体骑兵返回,一场大战终于偃旗息鼓。

    突厥人带走了大量的金箔,这些金箔是李世民给了颉利退兵的借口,渭水之盟结成,至此,大唐灭亡的危机完全消失,李世民也把自己的精力全都放在了单于都护府这场瘟疫之上。

    十里亭,这里是长安城外最近的一处驿站。

    一名身穿紧身紫龙服的年轻人带着几名随从以极快的速度向着银川城的方向疾驰而去,他的怀里还夹带着一卷明黄色的圣旨。

    在他们身后有着一支大军,护送着数十辆马车和数不尽的物资,咯吱咯吱的行走着,每辆马车里都坐着一名发须皆白的老者,年龄最小的也有着半头的白发。

    终于,长安做出了反应,银川的命运或许会因此发生改变也说不定 。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