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三十六章 大丰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百三十六章 大丰收 (第2/3页)

    李承乾在最前面抚灵而走,身后跟着李泰,李治等人。

    李世民则是神色木然的徒步而行。

    作为帝王,不乘坐任何工具前来送灵,已是他能做到的极限。

    来到九嵕山,随着太史令李淳风将一封祭奠文表焚化上天。

    也意味着属于长孙皇后的时代正式落幕。

    送葬的队伍中,逐渐有人小声抽泣起来。

    而后便像是起了连锁反应一般,整个送葬的队伍和宛如长龙一般为长孙披麻戴孝的百姓全都开始低声呜咽起来。

    “封棺,入陵!”

    李淳风浮尘一甩,长孙皇后的棺椁被慢慢送进了开癖好的墓室之中。

    “母后……”

    李承乾,李泰已经哭成了泪人。

    小小的李治或许还不太清楚死亡意味着什么,见装着长孙遗体的棺椁进了墓室。

    迈着小短腿也跟在后面要进去。

    “母后!”

    随行的王德将李治抱了起来。

    李治在王德怀里张牙舞爪的喊道:“母后,等等我,等等稚奴……”

    听见李治的呼唤,李世民终于忍不住哽咽起来。

    张开怀抱道:“稚奴,到父皇这里来,到父皇这里来。”

    “父皇,他们要把母后送去哪里?”

    李治终于意识到了不对,躲进李世民的怀里哭闹不休。

    “母后睡着了,她要睡很久很久,稚奴要乖……”

    李世民轻轻拍打着李治的后背,不多时,哭累了的李治便沉沉睡去。

    ……

    ……

    贞观十年的元旦与往年不同,或许是因为长孙皇后逝世的原因,整个长安都没有了往年那种热闹的氛围。

    就连晚上的夜市,都有些有气无力的感觉。

    纵观整个贞观十年,唯一能让大唐臣民感到开心的消息,只有两个。

    一个渭南县伯收复了西州。

    另一个,则是岭南的三季稻大丰收。

    长安城外的义仓和户部辖下的粮仓被装了个满满当当。

    在这个时代,粮食就是天下稳定的基石。

    随着越来越多的粮食被水师大船运进长安。

    怎么储存这些粮食就成了令朝堂君臣痛并快乐着的问题。

    贞观十一天人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