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灯火万怡街 (第2/3页)
是死的,人是活的,我拿它出来做事,想必娘不会怪我。”
百姓们不解其意,各说各的猜测,下不了定论。
李元惜打开手帕,取出物件,单把上面缠的青丝小心取下,包回到手帕中。将那物件向许万年双手递了上去:“许掌柜,此物是我娘嫁给我爹时带的妆奁,一支金凤钗。你是店铺的掌柜,帮我掌掌眼,看值多少钱?”
许掌柜看看她,再看看金钗,好像还不能从她街道司管勾的身份中回过神,反复几次后,才伸手接起,细致地观察起来。
“这金钗采用了微粒缀珠工艺,钗头微雕卷云纹、兽纹和飞鸟纹,技艺精湛,足金约五两。”一番分析后,他举手:“值银八十两。”
风调雨顺时,除去赋税,低等乡村主户把作物挑到市场上来卖,一年能赚足二十两银,就算烧高香了。八十两银,相当于四年的收入。
一个县令,半年的俸禄不过五十两银子。
他们这些青衫子,一月的月钱才是三两,一年总计三十六两银。
因此许掌柜这么一说,侯爷的眼立即睁圆了,围观的百姓纷纷赞叹:“哎呦,八十两银,是个好东西。”
然而,待还金钗时,李元惜却没有接,又推回给他,请他再帮个忙。
许掌柜拿不准她的意思:“你给我金山银山我也不稀罕,万怡街这个理儿,你必须说清楚!”
“好!就说个清楚!”李元惜朗声道:“你取一块麻石,踏踏实实地填补好我身后这坑,这支值银八十两的金钗,我送与你。”
话出,不止许掌柜、周天和、店家商户,就连围观的老百姓都大吃一惊,质疑真假,他们纷纷踮脚,既希望是真的,又希望是假的。侯爷等众更是直接从原地跳了起来,失态地大叫:
“什么?送、送八十两银子!就填块砖?”
“怎么会有这种好事?总不会是街道司和典铺事先就勾搭好了?”百姓里有人质疑真假。
人们纷纷踮脚,既希望是真的,又希望是假的,最后一起认定,许老板和街道司勾结好了做样子,哄骗百姓而已。许万年当真也是懵了,拿着金钗不知该说什么好。
李元惜向许万年推心置腹:“许掌柜,我是个粗人,有一说一,有二说二。我李元惜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找你来铺这第一块砖,一是敬重你刚直不阿的人品,二是有意借你的手给街道司重新立个威信、开个好头。但你不是本司的青衫子,我用你干活,自然要给酬劳。只要你愿意替我铺下这第一块砖,一支八十两银的金钗,我双手奉上!”
“大人!我就知道,街道司,总会迎来真正有担当的管勾!”
许万年眼里泪雨翻滚,激动地拿起铁钎锤子:“实不相瞒,小的曾祖父正是修建这东京城的石工,父亲承他衣钵,也做了一辈子石工,我打小跟在他身边,也曾敲敲打打过几块麻石,虽然手艺生疏了,但这活难不倒我!这第一块砖,我替你铺了!”
要修路,就必须把原先碎掉的地砖撬走,将砖下的泥土夯实、铺平,铺垫上新的地砖。地砖必须用坚实的麻石材料,让有经验的匠人凿地平平整整、分毫不差,铺入原先位置,再往缝隙里嵌上调制好的灰浆沙土,再次向下捶打夯实,才算修好。
“姐姐,这是天意,”小左柔声感慨:“第一个为你铺砖的,是个合格的石工!”
不出两炷香时间,许掌柜便补好万怡街第一坑,在百姓们的喝彩声中正大光明地取走李元惜手里的金钗,他高举过头,让挤在立柱外越聚越多的百姓都过目,随后特意在侯爷面前炫耀一番:“侯爷,承让!”
侯爷真是气疯了,两手攥拳,两眼直勾勾地盯着金钗。李元惜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