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4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4章 (第2/3页)

典雅的建筑风格立刻吸引了他们的目光。红墙青瓦,雕梁画栋,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历史的韵味。庭院内古柏参天,绿树成荫,给人一种宁静而庄重的感觉。

    “没想到武侯祠这么有气势,诸葛亮可是我最崇拜的人物之一,他的智慧和忠诚令人敬佩。”张悦东边走边说,眼中满是敬仰之情。

    林一飞点了点头,接着说:“是啊,他的《出师表》我到现在都能背得滚瓜烂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种精神太值得我们学习了。”

    李潇看着眼前的建筑和碑刻,感慨道:“武侯祠不仅是纪念诸葛亮的地方,更是三国文化的重要载体。在这里,我们能感受到那个英雄辈出的时代的魅力。”

    他们沿着中轴线依次参观了大门、二门、汉昭烈庙、过厅、武侯祠等建筑。在刘备殿,他们看到了刘备高大庄严的塑像,两旁分立着关羽、张飞等蜀汉名将的塑像,仿佛能看到当年蜀汉君臣共图大业的场景。

    来到诸葛亮殿,殿内高悬着“名垂宇宙”的匾额,诸葛亮的塑像端坐其中,羽扇纶巾,神态自若,仿佛正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塑像前,摆放着人们敬献的鲜花和祭品,表达着对这位智慧化身的敬仰和缅怀之情。

    在武侯祠的碑刻区,他们停下了脚步,仔细欣赏着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物。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三绝碑”,碑文由唐代宰相裴度撰写,书法家柳公绰书丹,工匠鲁建镌刻,因文章、书法、刻技精湛,被称为“三绝”。碑文中对诸葛亮的功绩和品德给予了高度评价,让他们对诸葛亮的一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些碑刻不仅是书法艺术的瑰宝,更是历史的见证。它们让我们穿越时空,与古人进行对话。”李潇轻轻抚摸着碑刻,仿佛能感受到历史的温度。

    张悦东和林一飞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他们认真地阅读着碑文中的内容,不时发出阵阵感叹。

    参观完武侯祠,三人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三国时期的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仿佛在他们眼前重现。他们带着对历史的敬畏和对诸葛亮的敬仰,离开了武侯祠,准备前往下一个目的地。

    从武侯祠出来,不远处就是锦里古街。夜幕降临,锦里古街灯火辉煌,热闹非凡。古色古香的街道两旁,店铺林立,各种特色小吃和手工艺品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

    “哇,这里简直就是美食的天堂!”张悦东一走进锦里古街,就被眼前的美食摊位吸引住了,他迫不及待地拉着李潇和林一飞,朝着一个卖担担面的摊位走去。

    “老板,来三碗担担面!”张悦东大声喊道。

    不一会儿,热气腾腾的担担面就端了上来。细薄的面条上,覆盖着一层香喷喷的卤汁,上面点缀着翠绿的葱花和鲜嫩的芽菜,让人看了就垂涎欲滴。

    “嗯,这味道太正宗了!面条爽滑劲道,卤汁咸鲜微辣,香得不得了!”张悦东吃了一口,脸上露出满足的表情。

    林一飞也尝了一口,点头称赞道:“确实好吃,这才是成都担担面的味道。我觉得比我之前在其他地方吃的都要好吃。”

    李潇一边吃着,一边笑着说:“成都的美食果然名不虚传,每一口都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烟火气息。”

    吃完担担面,他们又来到了一个卖龙抄手的摊位。龙抄手是成都的传统小吃,皮薄馅大,汤鲜味美。三人点了红油抄手和清汤抄手各一碗,想要品尝一下不同口味的龙抄手。

    “哇,这红油抄手的红油好香啊,抄手的皮很薄,馅也很鲜美,一口下去,满满的幸福感。”张悦东吃着红油抄手,辣得直呼气,但脸上却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林一飞则更喜欢清汤抄手,他说:“清汤抄手的汤很鲜美,抄手的味道很纯粹,吃起来很清爽。”

    李潇也觉得两种口味的龙抄手各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