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裁村 (第2/3页)
。这户人家就只有一人,名叫做柏叔。柏叔以前是在黄河那带做捞尸人的,顾名思义就是把落入黄河溺死的人的尸体打捞出来,让他们的家属付了钱带回去安葬。柏叔做这行做了是十年了,一直靠着这个维持生计。到后来新中国建立,黄河这带的整治工作太平点了,坠河的人也越来越少了,说句难听话,柏叔没有尸体捞了也就没有钱糊口了。那个时候也就是盗墓行上“棺皮”奇观传的沸沸扬扬的时候,所谓“咸地不长蒿,必有泥沙掏”,很多的盗墓贼都觉得这黄河面上有异象,那底下必定不寻常,所以常年来都会陆陆续续地来这个地方寻宝,柏叔瞧见了这个机会,把自己的房子腾出来给这些盗墓贼安顿,也可以帮他们掩住风声。
我听了就觉得这个柏叔是个精明的商人,正想见见这个人呢,就听到不远处突然传来了一声细微的“到了?”,抬头一看,瞧见个三十出头的汉子,眉毛耷拉着一张苦丧的脸,肤色和黄土地一样,褐黄里带着一抹黝黑,看起来老实巴交的。他就站在一间破旧的石头厝门前,耸着肩朝我们小声地打着招呼。这应该就是唐海棠嘴里说的那个柏叔了。
“柏叔,你去准备几口饭菜,我的这两个朋友都饿了,行李放着我们来收拾就好。”唐海棠上前说道。臭不要脸的老鸨又在后头补充了句要头蒜,这个淳朴的汉子点了点头,立马进了厨房。
我们也跟着到了里屋。啧!这里头虽然破旧但是收拾的有条有理的,鼻子是鼻子眼是眼的,干干净净的让人看了就清爽。这间石头厝有两层高,上面应该是阁楼,下面就是厨房厅堂什么的。和之前进村子看到的一样,厅堂的中央也是点着一盏蜡烛台,烛台边上都是叠的厚厚的已经凝固了烛油,看起来像茧子皮一样。看样子是燃了不少根的蜡烛了。
唐海棠和我们打了把手,一同把行李帮到了上头的屋子里。楼上的屋子不多,但是还算宽敞,唐海棠单独一间,我和老鸨同住一间。整顿好了行李之后,我肚子就已经是饿的烧开了锅,鼻子一嗅楼下传来了阵香气,带着油烟葱花热气的香味,扑鼻而来,心里暗喜,知道柏叔已经做好了饭菜,急急忙忙下了楼。
柏叔煮的是面条,北方的那种宽面,现抻出来的,撒上了花椒葱姜油等调料,再盖上一勺的辣椒油,吸溜一声下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