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6章 入世和出世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26章 入世和出世 (第3/3页)

持续很久,很快过去半年时间。

    穆青暗中救人,尽可能不干预现世。

    这期间,他发现怨龙殿的影子,但刚发现没多久,怨龙殿在这里的势力全都撤走。

    他知道,这多半是剑灵在背后干涉。

    半年来,楚国和宗门一共十二次次大规模的交锋,每次打得天崩地裂,血流成河,葬送百万性命。

    而就在六次的战役中,楚国皇室就只有两次获胜,还都是惨胜。

    每次战败,都有重臣冒死进谏,希望皇帝停息战火。

    但是,楚王完全没有这个意思,依旧在招兵买马。

    短短三个月的时间,楚国国库亏空大半,而最严重的,导致百姓流离失所,无处可居。

    反观宗门,百姓不受干扰,没有修士进入战争,三大宗门联手出击。

    这段时间,三个宗门对王朝的边关要塞冲击以失败告终。

    这就是要塞的可怕,靠几万人就能顶住数十万人的冲击。

    当年,第一任楚王为了攻陷下来,也是耗时十年才成功。

    只不过这次为了尽快平定战火,宗主们孤注一掷。

    他们很清楚,楚淮王已经疯狂,要是不赶快停战,方圆千里都会成为焦土。

    当要塞决战快要开始的时候,穆青也出现了。

    他站在最佳位置,远处眺望,对战争的胜败,他已经不在乎了。

    穆青意识到,扶持王朝的怨龙殿离开后,楚王彻底没了支撑。

    大战开始多年,楚国已经没办法后退,只能击垮对面,吸宗门的血过活。

    天下纷争便是强弱之争。

    自古以来,没人能在这样的天下屹立不倒,即便是最强也做不到。

    仙宗大殿。

    宗主水仙子看着挂在墙上的楚国地图,愁云密布:

    “这一仗能赢吗?”

    “如果宗主都怀疑自己的决定,那我们该如何?”身后的大长老沉吟。

    十二场混战厮杀,百万人殒命,而这还只是三大宗门和一个皇朝的交手。

    若是卷入其他地方的宗门和皇朝,这伤亡将会更多。

    水仙子深吸口气,沉默点头,转身离去。

    当水仙子离开地图前时,地图的上划分的格局也随即出现在大长老眼中。

    楚王坐拥的天下已经损失一半,而横在他们面前的只剩下弯弧要塞。

    一旦要塞失守,楚王必灭。

    水仙子来到宗门高台,如今在这里修炼的弟子比往常更多,新面孔也更多。

    他们大多数都是寻常人家的孩子,慧根不错,被破格收入仙宗。

    这半年的厮杀,各方宗门弟子的数量也是在不断增加。

    顶端,小仙魔王和穆金猿躺在石台中间。

    数年前,他带着大军和边关王族交战而落败,最终被神秘人击伤,伤势惨重。

    关键时刻,还是穆金猿带着他逃离,青禾本想带回青鸾族,不承想,变故突发。

    青鸾族气运遮天,引来天道,全族飞升,小仙魔王只得跟着穆金猿逃到道盟所在。

    所幸,穆金猿当年在这里结交挚友,这才有个落脚地。

    穆金猿浑身的伤势还没有恢复过来,意识虽然还在,但至今没有醒来。

    水仙子坐在穆金猿的身边,抬眼看着前方连绵无尽的碧蓝山河,沉默不语。

    随着和皇朝的征战越来越频繁,水仙子也比往年要沉默很多。

    眨眼来到晚上,星辰之力将两人包裹,这是将要开始再一次的恢复。

    在这里枯坐一日的水仙子起身离去。

    过几天,就是和要塞决战的日子,他们这些宗主将会亲率精锐出手。

    如果没有要塞存在,一个损失了两大主帅,数万将士的王朝早就被灭了。

    不过也因为这些交手,让周围的王朝决定要对仙宗,天宗进行招揽。

    这一次,三大宗门联手围攻要塞,周遭王朝都会派使者施以援手。

    而最强大的九星王朝更是拟定伐楚诏书,昭告楚王罪状,以九星皇帝为首共计六位君王将会御驾亲征。

    这一战,人数空前绝后。

    六大王朝和三大宗门合计百万将士,数十万弟子,共计两百万的人参战。

    楚国剩下的十几万收到楚王的消息防守皇城,而楚王更是对要塞下达死令,绝不能失守。

    在没有援军的情况下,让要塞的将士们开始失去战意。

    只不过,当下还没有开战,也并未出现逃兵。

    很快,要塞的决战来临。

    穆青睁眼,浩浩荡荡的大军扬尘而来,他站在要塞的左侧山上,此景格外壮阔。

    “楚国到底还是会被灭。”

    低头看向要塞,在城墙上,站着白衣公子,那是楚国的诗人,也是左丞相。

    一家为将,唯独出了他这个古怪。然而,心中热血和爱国之心不弱其家族任何人。

    当他的父亲和大哥战死,他亲自坐镇,要为楚国守住壮丽山河,挡住金戈铁马。

    不久后,六大王朝的君主率先抵达战场,百万将士严阵以待,声势浩大。

    这不只是要塞的决战,更是和楚国的决战。

    三大宗门紧随其后,本土宗主也在这一次全数出现,部族强者更是亲临战场。

    立身百万大军的前方,乌泱泱的一片看得人头皮发麻。

    光秃秃的山崖上,有修士闻讯赶来,要见证这一场注入百万生灵的搏杀。

    他们注视着山下,凝声道:“要塞不可能守住,楚国必灭。”

    短短半年的时间,就让威慑一方的楚国面临绝境,三大宗门的力量让人心悸的同时又在期待。

    尽管这里面也有楚淮王的功劳,但对于楚国来说,如果敌人不够强,也未必能撑到这个时候。

    城墙上,站着十人,青袍男子一步踏出,气冲云霄,战枪抬起,簌落成片的青光,随时都会落下。

    他们十个都是修士,顶级丹婴,足以改变战局。

    楚淮王为了获胜,不惜一切代价,动用皇朝的最后底蕴,十人将。

    他们被皇朝养了很多年,个个都无比强大,同阶修士鲜有人敌。

    而今出现,意味着楚国底牌尽出。

    然而,青袍男子深吸口气,转身看着其他九个人,冲着左丞相缓缓摇头。

    “决定了吗?”左丞相抓着剑柄,心有不甘。

    他现在无比后悔,如果自己有修为,如果自己能上阵,现在还会仰仗别人吗?

    最终,十人选择投降,带走要塞半数兵将。

    一个没有援军的要塞等于是孤岛,选择投降能捡回来一条命,可如果开战,就是自寻死路。

    六大君王兵临城下,他们看着左丞相,惜才之心蒸腾。

    有君王高喊:“左丞相,不如归顺我等,你的宏图大志亦能施展,到那个时候,你如鲲鹏,必将扶摇直上九万里!”

    要塞里回荡着君王的声音,字字真心,要邀请左丞相加入。

    然而,左丞相摇头拒绝了,他回道:“天子守社稷,只可惜,我的王连天子都不算,今日我代他请罪,希望各位的兵戈和战火,不再殃及黎民。”

    九星皇帝提缰回首,眼神中充斥着恨意。

    最终,他高举右手,然后瞬间落下,顿时万箭齐发,如大雨般骤落。

    左丞相闭上了眼,迎接今日的败局,但就在关键时刻,一道仙光澎湃,上苍簌落神曦,无比耀眼,

    接着,温和的力量铺天盖地的辐射,伴随一阵大风四起,城墙上已然空无一人。

    众人吃惊,他们完全不知道是谁,但观察刚才出手时造成的异象,必定是绝世强者。

    远处,三大宗主蹙眉,他们也感受到威压,不太对,不像是尘俗的修炼者。

    “难道是仙人?还是神人?”他们中有人疑惑,拿不准。

    穆青出手,救走了他,停在不远处的山上。

    当左丞相反应过来的时候,他眉头一皱,有些疑惑,环顾四周才反应过来。

    此时,他抱拳躬身:“仙人!”

    “我只是修炼者,还没成仙。”穆青思忖,自己这么说应该没错。

    自从舍弃通天,转而修炼无仙后,自身的道行数次衰减,这些年的温养虽有奇效,但并不显着。

    到如今,奇景化作的符文手段已经失去,唯有十二道仙气产生,融道也还没成,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说自己不是仙人,没错,自身没融道,体魄没成仙,空有一身仙人战力,仅此而已。

    左丞相一时语塞,旋即请求:“还请仙人出手,救我楚国江山。”

    他言语诚恳至极,如果不是亲眼见证楚王所为,穆青还真挺相信这是外患所致。

    然而,作为旁观者,这一切都看的格外清楚。

    他最终什么也没说,转身离开,左丞相极力挽留,可当他伸出手,触碰到穆青身体的瞬间,竟然穿过去了!

    穆青的身体好似薄雾,转瞬的同时,又出现在左丞相的背后。

    看着执着的左丞相,他说道:“我念你心怀天下,但你是心怀百姓天下,还是帝王天下?”

    “他只是受人蛊惑,如今已无退路,给他一次机会,断然不会如此。”

    左丞相言真意切,接着,扑通一声,他跪在地上,接连磕头,请求穆青出手相助。

    只可惜,错了就是错了,纵然有怨龙殿做推手,不曾还朝臣明政的帝王,终究是无根浮萍,转瞬既忘。

    “左丞相,我读过你的诗,不知你曾读过我的?”穆青失笑,伸出手指,临空写出。

    金色的文字如同小精灵,在左丞相的周遭跳跃,欢快至极,像是稚童。

    他猛然抬头,将这些字拼接,好似想到什么,猛然抬头:

    “你是诗圣穆小松!当年那陵江上的几个诗人推崇的,正是你!”

    “你我曾隔江作诗,如同挚友,而今救你,是挚友帮扶,并非仙人垂眼。”

    穆青化作薄雾,转瞬即逝。

    在这之后,左丞相好似消失般,再也没有出现在世间。

    七军冲破要塞,踏足皇朝,楚王被俘,最终郁郁而终,病死在囚牢内。

    然而,当他们打开楚王宝库的时候才发现,里面竟藏着惊天的危险,七军惧怕,瓜分的不是楚国天下,而是当做中转地,共同维持。

    曾有人说,在某处小山村见过,布衣锄头,过着农人生活,倒也逍遥自在。

    然而,有人去求问时,那人却忘记自己前一秒说过的话,格外古怪。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