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五章 蝴蝶效应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五十五章 蝴蝶效应 (第3/3页)

已经见识过的,701403(Y3)长征二号,发射成功。

    当年701403(Y3)工程无论设计师花费多大的心血,投入多少人力物力,却还是一次次的失败了,究其根本原因,并非是我们的技术、资源不比别国优秀,历史上很多东西,它的成功,都需要一个比较特别的瞬间。

    正如同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强力有效、破坏性极强的龙卷风,其实也不是说来就来的,它需要很多微小的契机,相继或同时发生,才能连环起致命风暴。

    李改革在举国愁眉不展,且为701403(Y3)的失败而怏悒不乐时,利用了“那个东西”,进行了一次“极小的尝试”,而偏偏就是这一次看起来“极小的尝试”,701403(Y3)工程,它便成功了。

    工学者,巧心,劳力,造器物。

    在此之前,优秀的设计师与工程师所无法解决的天大的难题,被如此“微小的转折”改变了。

    老作家柯灵在80年代写就的《遥寄张爱玲》一文中曾经作过这样的评述——

    “中国新文学 运动从来就和政治浪潮配合在一起,因果难分。‘五四’时代的文学革命——反帝反封建;30年代的革命文学——阶级斗争;抗战时期——同仇敌忾,抗日救亡,理所当然是主流。除此之外,就都看作是离谱,旁门左道,既为正统所不容,也引不起读者的主意,这是一种不无缺陷的好传统,好处是与祖国命运息息相关,随着时代亦步亦趋,如影随形;短处是无形中大大削减了文学领地……我扳着指头算来算去,偌大的文坛,哪个阶段都安放不下一个张爱玲。”

    正是上海沦陷,才给张爱玲提供了大显身手的舞台。

    “幸与不幸,难说的很。”

    无论是”死如嫉恶当为厉,生不逢时甘作殇”的《武昌狱中书感》,还是“丈夫虽有磊落才,生不逢时终蒿莱”的《行路难》……

    这些古往今来的才子,最经常慨叹的,大抵都是“时候不对”的满腹牢骚。

    其实这四个字,乍看起来好似无能者才会发出的愤懑不平,但是到底对不对呢?

    打台球时球没进洞,你的思绪却先飘走了,为了挽回面子,你自然会说“杆子太老、洞口太小、案子太高、状态不好。”

    其实若这样说,“生不逢时”在此处,已经间接的等于“时机”了。

    “命”,是弱者的借口,“运”,是强者的托词。

    做一件事你的失败,归结于“命”上,那便是无论如何也改变不了的了,因为起点的限制与天赋,在这里清晰的几乎让人绝望。

    若升华些来将,此处的“命”,便包含一种人天生固来就有的“阶级局限性”了。

    在近现代史上有一个著名的农民起义活动——太平天国,其农民引导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他们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

    其中“阶级局限性”这个词很值得细细揣摩。

    “阶级局限性”,其言下之意是你做这件事情为什么会失败?

    就是因为你有这个“阶级局限性”,根本含义是你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你是你。

    你是你,是你做这件事情会失败的根本原因,换言之,即便第二个原因、第三个原因、第四个原因……都不存在,你也不会成功,因为你是你,你是你就是你失败的根本原因,这就叫“阶级局限性”。

    这五个字的杀伤力堪比末日武器,也是骂人的最高境界,常人侮辱对手往往不堪入耳,而“阶级局限性”却将人骂到骨子里了。你是你,是你做这件事情失败的根本原因,不要扯别的,就算其他的影响因素都不存在,你还是不会成功,只要你有一天还是你,你就永无成功的希望!

    无数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可是他们越挣扎越发现,即使自己的孩子在起跑线上真正做到了让自己心满意足,但是结果却还是输了。

    有人或许会在此辩论“天道酬勤”,你说的都是虚妄——

    可若是“天道酬勤”,地道酬什么?人道又酬什么?

    这里的“输”,其实已经不是努力不够造成的了,而是阶级局限性使然,也就是人常常无法摆脱,却又妄图摆脱的“阶级局限性”。

    一个人若这辈子,都与英雄为伴,都在英雄的虚影下而活。那么从他加入的那天起,就像每一个站在前线的人那样,都成了阶级局限性所束缚的失败者。

    如果考虑下大自然的无限复杂性,也许成功真的太过偶然,而失败才是常态。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