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谶语 (第2/3页)
有些出乎意料:他只发现两处不同寻常,而李绿蚁有四处?
当即整好以暇的看着他到底要说出什么话来。
“第一,这里不是普通的墓室,这里应该是一处祭坛。”
黑眼镜与井琼霜不置可否,这一点他们也都看出来了。
“第二,这祭坛所祭祀的对象也不是别的,供奉的对象正是石棺里的人物,此人物为何被供奉的原因不明,但是身份地位不低,可以想见。”
井琼霜略一讶异:她倒也是看出来是祭坛,但是她并没有大胆将这石棺中的东西,与祭祀主体猜测在一起。而她之所以也认为李绿蚁所言不虚,乃是因为石阶的数量,与周围的布局,最重要的是——
看向下方那一片平坦之地,看似平坦,实际上却有如同细小的长蛇状的曲线,相互缠绕交织,好似发情的蛇族交 媾在一起,最终都指向中间一个中心点,而那中心点,是个只有拇指大小的小洞。
交缠的曲线上有着千余年后干涸的红色血迹,顺着凹处汇集,最终都流向一个共同的目的地。
这个石棺里,到底埋的是什么东西?
“还有什么?”
黑眼镜沙哑着声音说出口:他在等,在等李绿蚁说到关键之处。
“我的建议是,最好不要开这具石棺,因为根据我的猜测,这具石棺内的东西很有可能还活着,而且绝非善类,很有可能非我们人力所能抵抗。”
石棺外部除了那些花纹,并没有丝毫提示石棺内部信息的东西,李绿蚁忽然说出这一句,霎时间窝瓜、井琼霜、黑眼镜都愣了愣。
“什么东西过去几千年还活着?”
李绿蚁微微摇头,“我不知道,只是直觉。”
“不知道——”
黑眼镜细细咀嚼李绿蚁方才说的那句话,继续的,“那你说的最后一点是什么?”
指着侧壁上的花纹,“是这个,这不是普通的花纹,是在楼兰中盛行的,一种唤为佉卢文的,宗教和官方用语。”
“你能看出来上面说了什么!”
这是黑眼镜的肯定句,不是疑问句。
果然,李绿蚁点点头,“这正是我所观察后得到的,再加上这些文字,才能说出刚才的第三点。”
是什么?
所以到底写了什么?
李绿蚁见三人期盼的眼光,当即也便不再卖关子,可是再次看到这些文字,还是震颤的灵魂发烫。
艰难的开口,却发现喉咙好似被灼烧一般痛楚,几乎发不出声,而唯有自己的灵魂保持清醒,不至于被这字句烫的浑身滚热,似乎这些诅咒与恶毒的呢喃,侵蚀了自己面目的同时,还侵蚀了自己的五脏肺腑。
世界上目前为止,还剩下四种文字,再也无法被破解出来。
其一是苏萨的原始埃兰文字。
原始埃兰文字与人类最早使用的文字系统一样古老。换言之,这种文字与被视为人类最早的文字系统的苏美尔文字属于同一时期。但是在埃兰文字出现之前大约500年,原始埃兰文字就在埃兰王朝的首都苏萨出现了。
考古学家发现了大约1600块刻着原始埃兰文字的刻板,这种文字很可能与苏美尔模形文字的直接前身——原始楔形文字存在某种关联,因为二者在某些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与苏美尔楔形文字不同,原始埃兰文字存在的时间较短,大约只有一两个世纪。很难判断这两个文字系统到底哪个更早出现。无论如何,在已知的文字当中,原始埃兰文字都是尚未破译的最古老文字。
第二是原始西奈文字系统。
这种字母系统比排尼基字母的诞生要早6个世纪,由于与原始迦南字母和象形文字类似,科学家破译了一小部分字母,但大部分依然未解。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的迦南矿工很可能将这些字母传到了叙利亚—巴勒斯坦地区,而后来的排尼基字母就诞生在这里。
其三是线形文字A和克里特象形文字。
克里特岛是连接古希腊和中东地区的桥梁,为了便于在贸易和祭祀中记录,腓尼基文字从克里特岛这个入口传入了古希腊。它是一种更加古老并且同样来源于克里特岛的语言,在受到希腊语言影响之后演变出来的文字,而这种更加古老的文字被称为线形文字A。
第四是伊比利亚文字。
伊比利亚半岛的前罗马帝国时期文化充满了神秘的色彩,经典著作中有关伊比利亚和凯尔特伊比利亚文明的描述少之又少。直到公元前3世纪末,也就是迦太基入侵伊比利亚半岛,以及迦太基与罗马为了在地中海地区争夺霸权而爆发第二次布匿战争之后,相关的文献才多了起来。
在历史学家眼中,伊比利亚半岛在这个时间点之前的历史一直是一片模糊,要重建这段历史十分困难。只有从考古学中,才能获得对在此之前居住在伊比利亚半岛的居民的一知半解。
在这四大文字没有被完全破解之前,佉卢文与水书乃是共同排列在其榜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