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三章 消失的彭加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十三章 消失的彭加木 (第3/3页)

罗布泊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原本是一片荒凉的大漠。但是后来因为原子弹实验的需要,再加这里荒凉无人,所以此地被选做了核武器试爆点。在很久之前罗布泊就是西北地区的禁地,很多探险家进去后都没有能够出的来。据传,这些人死相惨烈,而且全部死于罗布泊沙民之手。

    在罗布泊被设为和武器试验场后,有数名战士曾在核爆前一天进入罗布泊寻找是否还有来不及撤离的人员。当晚7时许,士兵们在沙漠里面果然发现了数十人。这些人似乎拖家带口似乎都是要赶往哪个地方。待接近后,士兵们慌了,这些人根本就不是人,而是全部由沙子组成的沙民。之后,这些人与战士们发生了交战,他们战斗力极强,幸好战士们及时撤退,才避免了严重的伤亡。在军队进入事发地后,却没有发现丝毫沙民的痕迹。

    联合考察队在罗布泊取得的成果是丰富,不但有一些地理发现,收获了一些文物,还发现了楼兰美女,到达了楼兰古城,那是C国考察队首次到达楼兰古城。

    彭加木第三次进入罗布泊是1980年5月8日至6月17日,和第二次的时间挨得很紧,夏训诚协助他做了很多准备工作。临行前,中科院派夏训诚参加在M国召开的一次治沙会议,所以,夏训诚这次未能去了罗布泊。彭加木当时任C国罗布泊科学考察队长,在湖盆中采集了众多的生物和土壤标本,采集众多的矿物化石,收集了众多的第一手科考资料,为我国综合开发罗布泊做了前瞻性的准备。

    但是,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却失踪了,国家先后4次派出十几架飞机、几十辆汽车、几千人拉网式的寻找,面对着黑风暴刮起的沙包、沙梁、沙山,却没有丝毫蛛丝马迹。4次都寻找可谓声势浩大,彭加木的夫人夏叔芳随队住在敦煌指挥部,儿子彭海也曾随队前往现场帮助寻找。尤其是最后一次找寻,队伍从11月10日由敦煌进入罗布泊地区到12月20日撤出,前后共计41天。总共寻找面积为1011平方公里,直接参加这次寻找的有1029人次,平均每人每天寻找近1平方公里。但因为最终没有找到彭加木,仍然没法平息社会上的谣言风波。

    1981年4月至6月,中科院新疆分院又组织一支20多人的考察队去罗布泊,夏训诚任队长。这次考察以科学研究为主,但还是不放弃寻找彭加木的机会。还有后来民间自发的,一些人特意组织策划的,但都没有找到彭加木。因而,彭加木去了哪里,至今是一个谜,一个死结,与之相伴的是五花八门的猜测和流言。

    关于沙民的传说却十分神秘,而究其来源,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说法:

    一是NAZI军人说,可信度20%。

    众所周知,NAZI所在D国曾搞过很多黑科技和神秘力量研究,他们曾派一支探险队到西藏探险,并得知有一个叫“沙姆巴拉”的洞穴,那里隐藏着蕴含无穷能量的“地球轴心”,谁能找到它,就可以得到一种神秘生物场的保护,能够任意控制时间。这个“沙姆巴拉洞穴”就是被称为“地球之耳”和“死亡之海”的罗布泊。于是NAZI军人深入新疆罗布泊考察,结果感染一种神秘病毒,有的暴病而亡,有的则成为行走的僵尸,也就是传说中的沙民。

    二是KMT军队说,可信度30%。

    这个版本跟NAZI巨人说差不多,主体变成了KMT军队。据说青海解放后,盘踞在青海的军阀马步芳部下KMT军队溃散,其中一群残兵败将,逃入新疆境内,为了逃避追击,冒险深入到罗布泊地区,但后来遭遇一种神秘力量,变成了成为会走的植物人,也就是所谓的沙民。

    三是古代干尸感染说,可信度10%。

    据说罗布泊远古时期曾生活有人类部落,这些人曾因病毒爆发而全体死亡,但由于罗布泊的地理特性,这批人类在死后没有完全腐化,而是成为干尸,他们体内的病毒也进入休眠期,后来因频繁的核试验诱发病毒苏醒,从而使得这些干尸成为类似《生化危机》里的行尸走肉,也就是所谓沙民。

    四是马帮土匪说,可信度40%。

    这个版本和KMT残余军队说差不多。传说也是军阀马步芳的残余部队逃入人迹罕至的罗布泊,他们克服了种种恶劣条件,适应了艰苦的环境,并在那里并繁衍生息,依靠在新疆沙漠地带打劫为生。罗布泊独一无二的自然环境和恶劣条件,让他们锻炼了与众不同的身体素质和适应能力,使得他们生产力极顽强,战斗力爆表,还曾与当地驻军发生冲突。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