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人间阴阳 (第2/3页)
本事吧。
栾菁菁神色有些寡淡,不知是否是因为也感觉到了挫败的缘故,整个人恹恹的,刚才李绿蚁与她不信邪,飞速奔跑着去接触对方,结果每每在打开最靠近对方的一扇门时,推开门后,往往并不是自己想看到的,而是将对方推的更远。
这个空间冥冥之中,好像有什么阻力能阻止对方相遇,是什么呢?
李绿蚁无力看向左右,却忽然脑海中有什么幽微的东西一闪而过,不禁打了一个寒颤:这扇门的打开,是需要海螺号角的,而这个海螺号角,据说是王瞎子在南京博物馆借的,当初是放在西施的墓里,权当是范蠡留下的念想,另外一只海螺号角正在那只鲛人手里自己也看到了,但是25年前,李改革一群人手里根本就没有海螺号角,他们是怎么进来的?
“王瞎子是你们的人。”李绿蚁用的是肯定句,而不是疑问句。
时间“滴答滴答”的过去,足足过了五秒钟,白江秋因为所处的维度,在李绿蚁的顶上,他垂下眼眸静静地看着李绿蚁,良久之后微微一扯嘴角,“我无法告诉你我们的事情。”
有时候,无论是避而不答,还是答非所问,都是最完美的回答了你的问题。
李绿蚁机敏一笑“果然。”
白江秋一怔,回过神来,深吸一口气“好,我还是低估你了。”
方才白江秋在听到李绿蚁的问题时,回答的是“我们”这两个字,说明他不仅知道王瞎子的身份,还在无形之中,将王瞎子归于“我们”这一行。
王瞎子是“那些人”中的一人。
李绿蚁忽然神色一变:那秦翩翩与金元宝现在正跟他在一起,若那王瞎子有歹心的话——
白江秋见被戳破,也不再遮遮掩掩“说实话,从王瞎子将海螺号角交给你们的那一刻,我便知道了他的居心,我不赞成这样做,是因为我可以凭借我自己的实力逃出来,但是一定要带上你,让你活着,否则这趟回来便没有丝毫的意义。”可是带上李绿蚁,难度就加大了,而你又不能死——
李绿蚁见那白江秋说话总是藏一半,露一半,说话很不爽快,知晓他必然有所阴谋,但是显然,现在也问不出个什么来了。
偌大的空间内寂寥、空旷、诡谲、悠远……栾菁菁已经超过一个小时没说话,显然她也是害怕,白江秋倒是气定神闲,李绿蚁虽不知他的底气来自何方,但是自己与栾菁菁是势必要想一个自救的办法的。
是什么?是什么?
李绿蚁拼命在脑海里思考对策,现在这种情况,可知几人已经是靠近了真正的范蠡金藏,因为这一切不再是那些鲛人的兽类围攻,而明显是人为,越靠近目的地,周围形势便更加危险,那范蠡必定会拼尽全力,保护自己的死后住所不为别人侵犯。
只要是人为,都有破解的法子,只要是人为,都能找到出去的路。
是幻觉吗?
李绿蚁拧了一下自己的手背:不,不是幻觉,要形成幻觉的条件是十分严苛的,何况还是让三个人同时同地,形成同一种幻觉,并且不能保证信息的延误,这是很困难的事情。
因为大脑中,能产生幻象的三个区域分别是颗皮层、岛叶皮层和额顶叶皮质。这三个区域比常人活跃者,往往是精神分裂的前兆,这些人所看到的一些幻觉性症状,如听到奇异的声音及产生被控制的错觉,可能是由于大脑错误地整合了一些感觉。而如果是被别的事物影响了的话,这三个区域也要同时都产生相同的波动才行。
其实在遇到不可思议的事情时,每个人只要看到的不是自己日常认知当中的,第一个怀疑因素就是幻觉,然而幻觉往往是最不可能的选项。
难道与上次的瞒天回环术一样,是利用了周遭一切看得到的因素,故意制造出来的人为迷宫?这个可能性还是很大的。但是这个可能性存在一个错漏,就是当时的环境不仅十分黑暗,而且几人也没有太过在意墙壁,现在不仅墙壁首当其冲,已经被李绿蚁仔仔细细的检查了一遍,发现根本不存在那样的问题,而且环境也十分明亮,这样的想法也是不现实的。
那是什么?李绿蚁忍不住用手挡住脸上的光线,只觉得刺眼,这时他想到了一些事。
民间有传言解生死的方法,当家中老人快去了的时候,有两种方法可以解救。 一种被称为搭桥,将一个一两的酒杯盛满美酒,取2支老人平时用的筷子放在杯的边缘直起形成三角型,只有一次机会,如成,牛头马面不再锁魂,老人得一年寿命,搭桥者减阳寿。另一种比较简单,没有名称,取老人鞋,从老人睡处开始印脚印,到大门口为止,刚好能跨过,老人阳寿未尽,应为平常有事错误折寿,阴者当会查明再来,老人得吟咐后事的时间。
还有一种破鬼打墙的法子,如果你突然发现自己在一个地方转圈怎么也出不去,不要慌,也不要念什么口诀,因为这样可能会激怒和你开玩笑的小鬼,简单的方法为对着空气吐口水,其墙自解,如果是男生,比较激烈的手段就是撒泡尿,效果也一样。
如果是鬼闹屋顶,这些通常是死者家属回来,如果不是长时间这样,就不要管,烧点纸钱就可,对自身无害。如果长期这样,为好事鬼把你这当家了,取铁沙,撒在屋顶,通常也可解。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唤为镜子鬼的鬼,镜子鬼的流传为居多,本不是中华一流,主要为人心的阴暗面的影射,碰见时,多无幸免,因为碰见之人多是危害社会,邪恶之人,故通常不解。
背负鬼通常发生在农村,人们忙完一天回家路上,有些孤魂野鬼会负在人的背上和你一起回家,给家中带来不吉,破解方法很简单,养成在家门口拍拍身上灰尘的习惯就行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