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一章 编绘 (第2/3页)
利亚正色道:“需要什么帮助,尽管联系我,我们之间有红线电话的。”
“你也需要用岳兵吗?在哪里?”
“说实话。”她压着声音,“这里没有别人,我才说一句。我偶尔也希望有自己的力量——不是元老院不是神谕所,也不是缪斯宫。我希望在这套体系之外,拥有一些能够自己调遣的兵马。因为我真的想知道我父亲在做什么,还有其他的情报信息。情报非常重要,没有情报我根本什么都做不了。”
“维多利亚,这个话题你不该和我说。这是你们的内政。”
“但是除了你,我没有办法和任何人谈——之前还有法厄同,但是法厄同在你这里不是吗?跟她说等于对你说,所以我干脆直接对你说好了。”
“额”商洛捂着额头,“你这逻辑是不是跳的有点快。不过,你可以把你的想法说一下。”
“震旦天子,和你很熟是吧?你不知道我的现状,但你应该知道他的现状。”
商洛,点了点头。朱先烯的“现状”,他是知道的。
现在负责运行整个朝廷的,是以左厢右厢为中心大朝会,八位殿阁大学士——也就是八位阁老,负责玉京六部和丰京六部的运行,也就是南直隶和北直隶。南北直隶以秦岭淮河为界,南直隶到浙江,北直隶到黑龙江,分别承担政治首都和工业心脏的职能。
其他一十三省没有六部,但是有布政司、按察司、都司三司来替代六部的职能。三司职能和六部互相交叉,但并不是六部的下属机构,而是平级,因为六部主官和布政司主官都是二品。三司的主官在往上一般是直接入阁,或者出任北庭大都督、阳州大都督这样的藩镇主官,去担当封疆大吏。而在日常运行中,各省也可以自己节度自己的发展计划。
这就是科举共和,过了科举的就一起共和。两京的大员一般由一甲二甲进士产生,十三省一般是三甲进士。不过虽然当年科举排名不同,但实际上内阁里面一直是从十三省调上来的更多,京官反倒是容易一辈子兜兜转转升不上去。比如江宁知县六十多岁快退休了,也还只是个京县的知县,而同一届排在他后面的三甲进士,甚至都有从内阁任上致仕归乡的了。
所以两京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