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十三章日心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八十三章日心说 (第2/3页)

众。

    合吉林一省,有民两百五十余万,五府,二十四县,依旧地广人稀,但百姓却是更富裕些。

    他延时了,就半途下车透气,准备拐带些吉林百姓走,但却无人愿为。

    家家户户多者数百亩,少者几十亩,论地用垧,也只有在西北与东北了。

    土地就罢了,牲畜也多。

    驴和马几乎是家庭必备,东北大汉更是吃得膀大腰圆,着实是个好军汉。

    甚至,每个村庄还有火枪,弓箭更是不禁,谁都会。

    逮至巡抚衙门慰问一番后,周培公听闻费王对东北的不解,笑着解释道:

    “大王,这些汉子们是昔日建路大军的后裔,自幼习武,平时跑山进林,胆大的很,随便变卖几张兽皮就能顶税,日子过得舒坦,哪个愿意南下?”

    “至于火枪,吉林地多人少,野兽食人,这是应有之意,也是朝廷允许的。”

    “当然,这也是藏兵于民嘛……”

    费王愕然,旋即醒悟过来。

    这时候,他更是想招那些军汉了,尤其是传说中的野人——索伦兵。

    周培公苦笑道:“殿下若是在北方,如辽,徐,邢等地,某必然竭尽全力,但索伦兵却不习热气,南下也会变病秧子,得不偿失呀!”

    费王闻言,也不再言语了。

    只是他心中升起闷气,区区巡抚也敢糊弄我,真是放肆。

    言罢,他就在吉林没了留恋,匆匆坐车返回,在抚顺停下。

    相较于遵化铁场多生产军械,抚顺铁场则多生产农具,遍销东北四地,以及河北等临近地区。

    多年的之藩,南洋诸国除了乏人外,铁器的匮乏也是一大难题。

    故而费王直接订购了两万把锄头,三千把铁犁,两万把镰刀,以及大量的其他农具。

    光是定金,就达五万块,总耗费可达二十万。

    尤其是那大发神威的铁牛,可是开荒利器,他一下子就订购了百台。

    回到京城时,费王突然发觉市面上竟然流言大起,议论纷纷。

    “拿京城周报给我!”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