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69、朝堂风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269、朝堂风波 (第2/3页)

  关键丰臣秀吉自始至终谋划的就是大明,而非朝鲜。

    此战是非打不可。

    但很快,便有一人站出,眼中闪过一丝不屑,澹澹道:“武安侯,此事说起来简单,但你可有想过其中的困难?”

    开口之人是五军都督府的都督同知,朱庆中,此人亦是成国公一脉。

    在朝中,几位国公一直都是比较特殊的。

    身份特殊,地位更特殊,他们更像是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也掌控着极大的权利。

    他们是勋贵中的一份子,更是领头者。

    朱庆中看了眼林芒,冷笑道:“如今各地烽烟四起,而京营兵马有限,又该派往何处?”

    “还有,打仗需要银子,国库能支撑得起吗?”

    “武安侯可知国库如今有多少银子?”

    在他看来,这位武安侯根本就是不知兵事,不过是一个掌握着武力的莽夫罢了。

    若是寻常之事,他也不愿意多言,但此事关系到整个大明,又岂容他肆意妄为。

    此等战争,又岂是江湖厮杀可比。

    锦衣卫屠家灭族,最多不过死伤千人,但一旦轻启战端,死亡人数都是数以万计。

    二十万京营兵马分兵各处,完全是杯水车薪。

    消耗钱粮更是不计其数,朝廷如何支撑的住。

    朱庆中的一番言论,也正是众人心中所想。

    只是许多人畏惧武安侯的威势,不敢明着说出来,如今有了朱庆中带头,一下找到了主心骨。

    朱庆中看向上方的朱常洛,拱手道:“还请陛下三思,不可轻启战端。”

    “陛下,如今您初登大宝,不易轻启战事,恐遭非议。”

    “朝鲜一事,可封那东瀛丰臣秀吉为王,让其与李氏皇族争斗。”

    “至于土蛮一事,可依武安侯所言,命李成梁抵挡,但也只需驱逐即可。”

    认真来讲,朱庆中的提议其实并不错,坐山观虎斗。

    但他不知的是,丰臣秀吉所图的并非仅仅是朝鲜一地。

    随着朱庆中开口,朝堂上很快便有许多官员齐齐站出,拱手道:“请陛下三思。”

    “请陛下三思!”

    这话与其说是说给朱常洛听的,倒不如说是在向林芒展现他们的态度。

    看着眼前的一幕,朱常洛微微一愣,面露迟疑。

    他心中也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主意。

    “武安侯……”

    “陛下!”

    朱常洛刚想开口,林芒便起身打断,目光平静的注视着他,缓缓道:“陛下,莫非是忘了大明祖训?”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不打,莫非还要求和吗?”

    林芒转身直视着百官,轻笑一声,澹澹道:“尔等莫非是觉得,本侯是在征询你们的意见吗?”

    众人微微一愣。

    随即脸色变得格外难看。

    在朝堂上混的,都注重一个脸面,有些事,虽然彼此心知肚明,但也不会表于明面之上。

    新皇年幼,而林芒成为辅政大臣,本就惹人非议,换做常人,应该是更加自珍羽毛才对。

    辅政大臣,向来遭人忌惮。

    何况,朝堂向来是议事之地,就算是皇帝,也从无一言决之。

    但林芒此话,无疑就是明着告诉他们,以后这朝堂就是我说了算。

    林芒迈步向着殿外走去,清冷的话语也随之传来:

    “谁再敢轻易言和,以叛国罪论之!”

    在话音落下的瞬间,殿外的数名锦衣卫快步走入大殿,直接擒下了朱庆中。

    “放开本官!”朱庆中脸色微变,怒喝道:“你们想做什么?”

    步入殿内的锦衣卫却是满脸冷酷,丝毫不理会朱庆中的挣扎。

    朱庆中彻底慌了神,连忙转头看向龙椅上的朱常洛,焦急的大喊。

    “陛下!”

    “陛下!”

    朱常洛神色沉默的看着这一幕。

    他没忘记皇祖母的告戒。

    忍!

    随着朱庆中被带走,朝堂也陷入了安静之中。

    侍奉在朱常洛身边的老太监见状,迈出一步,沉声道:“退朝!”

    文武百官躬身一礼,纷纷离殿。

    ……

    武安侯府,

    “侯爷,消息已经送去武当了。”

    “关于调令也已送往各地。”

    唐琦站在庭院中,迟疑片刻,拱手道:“侯爷,恐怕天下百姓会因此非议您……”

    侯爷在天下的风评本就不好,如今再启战端,恐怕会引来更多人的谩骂。

    朝堂上的那些人,说不定还会在暗中扇动百姓。

    林芒看了他一眼,平静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