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1、葬礼 (第2/3页)
捧书卷的老者轻笑一声,转身离开。
“我看你还是没有放下啊。”
“你又何必执着,王朝更替,本就是应有之事,谁也改变不了的。”
“大宋的气数尽了。”
赵清文脸色阴沉,浑身衣袍震荡而起。
“我不甘心!”
……
武安侯府,
厅院中,一众锦衣卫将一箱箱金银放下。
占地极广的庭院几乎被一箱箱金银堆满。
唐琦恭敬道:“大人,清剿护龙山庄的赃款都在此地了。”
“其中包括一些与神侯有牵连的官员,以及当日朝堂反对者的家产。”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是最近入京官员送上的礼金,折算后共计四千三百六十七万两。”
林芒缓缓放下茶杯,眼中闪过一丝意外。
虽然他早就有所猜测了,但这个数字还是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料。
看来自己还是低估了护龙山庄,以及百官的家产。
这个都已经足够辽东六年的军费了。
林芒摆了摆手,道:“下去吧!”
“是!”
唐琦一拱手,领着一众锦衣卫离开。
林芒起身来到箱子前,随即将其全部转换为能量点。
虽然成为了辅政大臣,掌控军政大权,但他也没打算去动国库的钱。
甚至是朱翊钧内库的钱,除了此次葬礼中的花费,剩下的都留了下来。
什么钱能动,什么钱不能动,这个他是分得清楚的。
……
海域中,
一艘小船乘风破浪般的行进着,海水翻涌。
船首,朱载昌望着远方,神色沉默。
“师弟,在想什么?”
闻言,朱载昌转身拱手道:“见过师姐。”
董文漪笑道:“师弟,不必太客气。”
“既然此次师父命我等助你,你大可放心的。”
“就算那武安侯在西域侥幸突破,你我二人出手,也足以拿下他了。”
其实她想说,她一人就足够了。
在她看来,这所谓的武安侯,不过是一个好运的家伙。
在蓬来,除了两位岛主,就属她的实力最强。
她成为通天境已有二十年,一个不过刚突破的家伙,又能有多强。
朱载昌微笑道:“此行劳烦师姐了。”
虽然他并不愿意蓬来的人插手其中,但他也不得不承认,仅凭他一人,的确没有足够的把握。
如今的当务之急,是将皇位从林芒手中夺回,拆穿那个虚伪小人的真面目。
……
京城,
大雪纷飞,
在城门口,不断有马车缓缓驶入。
万历驾崩的消息已经传出,各省四品以上官员都开始陆续入京吊唁。
除此之外,还有宗室子弟也从各地赶来。
无论这件事其中有着怎样的猫腻,他们作为臣子,都必须入京。
这几日,整个京城的街道都显得萧条了许多。
城外的官路上,数十骑策马奔腾,自风雪中而来。
在行进至城门口时,连忙拽住了缰绳。
为首者取出令牌,高声道:“辽东,李如松!”
李如松静静策马而立,铠甲的右臂上绑着一块白布。
恍忽间,他的记忆还停留在奉天殿受封之时。
未曾想,仅仅过去了数月,竟然就发生了这种事。
天子驾崩!
虽然此事在民间议论纷纷,但这皇位终归是在朱家人手中。
皇长子朱常洛受封太子,在礼法上占据正统,谁也无法说什么。
待查验令牌后,城墙上的守将摆了摆手,示意放行。
在李如松入城不久后,又有数十骑从远处策马而来。
“大同总兵,麻贵!”
麻贵遥望着宫墙,轻轻叹了口气。
曾经宁夏平乱的三人,他与李如松封伯,而那位林芒受封武安侯,如今更是成为了辅政大臣。
“放行!”
麻贵收回心神,率众入京。
不久后,一辆破旧的马车缓缓驶来。
马车停在了城门前,
戚继光自马车上走下,认真整了整衣衫,待守将查验后,一步步走进了城内。
他没有乘坐马车,而是步行入城。
此次入京,是吊唁,更是叙职。
……
时间悄然流逝,
距离朱翊钧驾崩,已过去了整整十八日。
全国各地的官员,以及宗室弟子能入京的,也已全部入京。
这日,也是朱翊钧出殡的日子。
整个京城的街道已被京营士兵牢牢把控,更有锦衣卫隐藏在各处。
“冬!”
“冬!冬!”
皇宫内的丧钟之声响起,传遍京城。
霎时间,整个京城都仿佛陷入了一片死寂之中。
悠扬的钟声在风雪中扩散。
“冬!”
离钟九响,天子驾崩,龙驭归天……
皇帝的葬礼开始了。
这也正式宣告着一代帝王的落幕!
顷刻间,京城,皇宫内外,哭声一片。
或许对于普通百姓而言,皇帝距离他们很远很远,甚至遥不可及。
他们许多人这辈子都没机会见上皇帝一面。
但对于百姓而言,千百年来根深蒂固的思想,宗法礼教,君王便是他们头顶的天。
“君父”二字,君更在前。
朱翊钧或许有许多的毛病,也有许多的缺陷,但他也并非全然是一个昏庸的君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