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我是办大事的人 (第2/3页)
脸笑容的样子,这一天应该是比较愉快。
刘姝宁有些雀跃,说道,“夫君,皇后殿下有意劝谏陛下诏监官职专司天,非特旨不得升调。”
马寻好像明白了,“钦天监?”
钦天监以前交太史监,在开国前刘伯温就是太史令。
不过在开国后将一些职权分离,将太史院改为了司天监,今年年中又改为钦天监了。
而现在的钦天监就是主要管天文、历数、风云、气象。
看到刘姝宁点头,马寻也笑着说道,“这好啊,我本来也觉得这些东西最好要独立出来,和有些官衙不适合关系太紧密。”
刘伯温就极其擅长天文、堪舆,刘姝宁对此也有不俗的造诣。
单纯就天文来说,刘姝宁比只会找北斗七星、牛郎织女的马寻强多了。
随即马寻也笑着鼓励,“姐本来就是巾帼英雄,你也用不着藏拙。真要是有本事就施展出来,能为姐夫、姐出些力,也是报他们照拂之恩。”
刘姝宁也笑着说道,“我们这些女子,有几个不佩服皇后殿下的?若是能为皇后殿下分忧,那也是我的福气。”
这话也有道理,寻常的普通村妇等可能不知道当今皇后做了些什么。
只不过刘姝宁这些人还是知道马秀英的能力、威望,这是她们的偶像一点都不夸张。
明初的社会风气自然不如唐宋那么开放,有些事情确实有了雏形。
但是也远远谈不上历史上明朝中后期乃至是清朝时期的各种思想上的束缚。
女子想要做点事情不那么容易,可是也绝非是大家闺秀的标准就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计算了一下时间,马寻继续和刘姝宁抓紧办事,传宗接代是大事,鱼水之欢自然也是重要因素。
睡到自然醒的马寻烦躁的起床,听到旺财的瞎叫唤就觉得头疼。
马寻有些‘宅’,没事的时候就喜欢在家里窝着。
可是旺财也不知道是不是精力过于旺盛,总是喜欢出去溜达。
溜达着的马寻来到了皇宫,出现在中书省的门口,这让不少人非常侧目。
办完事的常遇春看到马寻就意外,大声喊道,“小弟,你走错地方了吧?”
在千步廊的东侧是中书省、六部,左边是大都督府。
这是文左武右,也叫‘六卿居左,经纬以文;五府处西,镇静以武’。
马寻都觉得无语,他来到文官的地盘就这么令人意外?
汤和也跑出来凑热闹,扯着嗓子在喊,“小弟,走错了!我们在这边,你要不再往后走,太医院你都不知道在哪了?”
其他跑出来看热闹的武勋也都在笑,太医院、翰林院在千步廊的东后侧。
也就是现在不流行一些国际通用手势,要不然马寻肯定会给这些看热闹不怕事大的勋贵一个态度。
不过仔细想一想,马寻也哑然失笑,无数人梦寐以求的中书省,他是有资格去,但是基本不去。
随即马寻冲着常遇春喊道,“常大哥、邓大哥,你们身上也都是有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