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能在朝廷的,果真皆人精! (第2/3页)
去,看着桌子上的残羹剩饭,道:“王大人。”
王大人看着来人,眼神若有所思。
他做了六七年的官,还在逝东那种复杂的地方为官,这双眼睛自然犀利。
见刑部尚书都对眼前年轻人如此恭敬,便大笑道:“想来阁下,便是大明流传甚广的皇长孙吧?”
朱雄英道,“王大人,不愧久居逝东为官,这双眼睛够犀利。”
王仕鸿笑笑,“本官何其有幸,能见到死而复生的皇长孙?就是不知道是真是假了。”
杨靖指着王仕鸿,大喝道:“汝敢对皇孙殿下,如此不恭?”
王仕鸿笑着道,“本官实话实说,本官忠君为上,怕皇爷被人蒙蔽,怕有不轨之人冒充皇长孙。”
“大胆!”
杨靖再次大喝。
朱雄英笑笑,阻止了杨靖。
看着嘉兴知县,开口道:“我是真是假,不必你费心,说说吧。”
“说什么?”王仕鸿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
他不会知道,接下来他认为的黄口小儿,会成为他的梦魇。
……
刑部尚书杨靖,命人搬了一柄太师椅来到牢房。
朱雄英撩了裙摆。缓缓地坐下,目光如炬的盯着嘉兴知县王仕鸿。
虽然他并不大,但他接触的人都是大明项级权贵,又加上老爷子和父亲朱标,给予他许久的培养,没有人能小觑朱雄英。
王仕鸿微微一愣。
这小子年纪不大,但那陡然凝重起来,那顰动中展现的气势,都令人心悸万分。
不过他还是年轻。
王大人深吸口气,镇定心神,装出一副不以为意的样子。
“你说你忠君爱国。”
朱雄英缓缓地开口,“那我问问你,忠的是哪里的君,爱的是哪家的国?”
王仕鸿道:“忠的是大明洪武,爱的是汉家江山。”
朱雄英冷笑:“十余年科考,就培养出你这样的人?”
“满口仁义道德,暗地里男盜女娟,到现在你,还在和我掷地有声的谈论大义?”
“嘉兴县一百三十人,村落的百姓没有死在倭奴的倭刀之下,反而死在了护卫他们的大明军手下。”
王仕鸿反驳道,“此乃海盐知县所为,与我无干。”
朱雄英嗯了一声,对身旁杨靖道,“记下来,王大人说此事是海盐知县所为。”
杨靖一愣,赶紧持笔记录。
王仕鸿也微微一愣,再抬头看着朱雄英,眉宇中多了几分凝重,便开始默不作声起来。
朱雄英继续道,“大明朝廷三令五申,凡沿海百姓,不得入海,百姓不敢入海捕鱼,你们却敢出海走私。”
“你因此得到巨大财富后,你可曾有一点点想过,将这一笔巨额财富,反馈到浙东百姓身上?”
王仕鸿依旧不开口。
他不敢开口。
深怕自己的一句无心之言,就会落入这如狐一般的皇孙圈套之中。 他刚才那句话,已经落入了皇孙朱雄英的圈套。
与其如此,不如沉默。
朱雄英冷冷的盯着他,朝廷不断有人阻止大明开海。
朱雄英知道,有一部分人是掺杂着私心的。
有一部分人是真怕开海之后,会造成倭寇匪患。
凡事都有两面性,朱雄英不去主观臆断那些人是真的有私心,还是真的为国朝考量。
他尽量将人心想的好。
判嘉兴知县。
朱雄英还有另一层目的,他想揪出几个京官,想以他们明正典型,从而给以后开海,做一次提前预演。
“每一次的走私,都意味着不断的壮大浙东海商的成员,长此下去,逝东已经不属于朝廷。”
“这就是你说的,忠君爱国?你们是打算将浙东,打造成你们的小朝廷,忠的是你们的财富,爱的是你们自己的国?”
“朝廷放任你们一次次,方国珍的余孽在福建南海抢劫走私,倭奴在东边浙江沿海杀戮。”
“大明因为你们而死的官兵、百姓有多少?一百?二千?”
“这些人都有家人家都或都是家里顶梁柱,一个家庭垮了,你们视若无睹,你们是臭虫!是在吸大明的血,啃大明的骨,然后现在你居然,还能义正言辞的说你忠君爱国?”
“王大人,我给你机会,毕竟你只是走私,或许还有活的可能,别在和我假装仁义廉耻,说!!”
王仕鸿看着朱雄英,朱唇轻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