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63章:如此远大的言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63章:如此远大的言论! (第3/3页)

塌,我们生生不息,自强不息,一代人给后人建立起来的礼乐德行,会因为异族蛮子的统治而缺失,国家的犯罪率提升,廉耻心枯竭,同袍为利而不知耻等事会逐渐显现起来。”

    “于是一代人中,总会出现那些挽天倾的男人,譬如屠杀十万胡人的武悼天王,譬如先天下之忧的范仲淹,譬如书生提剑的辛弃疾,又譬如……亲手推翻暴元的洪武圣上!”

    “一代代人,我汉人中总会涌现出几个站着山巅俯瞰天下的男人,去挽救大夏将倾,去守护这脆弱不堪的华夏文明!”

    “不可否认我汉人的每一个百姓都是伟大的,但佼佼者为何只有那么几个?丹青上留名的也只会是那几个。”

    “史书上,看到的是冰冷文字,可抛开史书之外,看到他们对华夏汉人的贡献,方才知这一类人的伟大!”

    朱雄英的思想,此刻已经拔高到了一定的程度。

    他跟着朱长夜学习许久,目光已经远大到放眼整个世界。

    周围所有人,都在跟着朱雄英的思绪一步步走下去。

    如果说前面的话,朱雄英还有些高屋建瓴阳春白雪,那么这一段话就更加通俗易懂起来。

    “一代人给我们留下的,是属于汉人的谦谦有礼,是属于汉人的宽广胸襟,是我们现在的知书达理,是我们现在的胸怀天下,是和平,是创新,是发展……”

    “这些宝贵的东西,划破历史长河,被一代代流传至今。”

    “索性,我们的文明没有丢失,我们依旧心中有礼,依旧知廉耻,依旧爱好和平,依旧不卑不亢,但我们也依旧懂得且有能力对杀攻伐任何侵略者!”

    顿了顿。

    朱雄英看着朱高炽,道:“你说你北平城以法而治,却依旧百姓知礼,是因为这是一代代祖宗将我们汉人的礼乐给流传下来,站在他们的肩膀上,我们已经组建成了一个知廉耻懂荣辱的汉人大家庭。”

    “所以我们虽还在注重德行礼乐,但我们已经可以做到不用大力推广,却能让百姓心里搭建起了荣辱观。”

    “所以,小王爷,你现在知道,为什么北平在道之以政,齐之以刑,百姓还依旧有耻且恪了吗?”

    “不是你北平治理的多么好,而是我们汉人文明在一代代进步,一代代传承,是百姓的进步,是执政者的进步,是国家的进步!”

    “这一份东西,我可以自豪的说,没有一个国家,能可以和我汉人几千年搭建的文明相提并论!”

    言毕。

    鸦雀无声。

    朱高炽脸上也没有了笑容,仅有的一些微笑,也渐渐消失,呆呆的看着朱雄英,有点不可思议。

    更多的,则是被朱雄英的引经据典的知识面给征服了!

    这么一个庞大的辩题,他认为的无解之题,就这么神不知鬼不觉的,被朱雄英一句句给化解了。

    每一句都贴合着主题,没说出一句废话,却将朱高炽抛出的辩证治国论,给分解拆散的淋漓尽致!

    这要不是对治国已经理解到了一个新高度,又怎能一句句说的如此条理清晰,且极具信服力!

    这一场酣畅淋漓的分析,许多新颖且不矛盾的观点,直接震撼着众人的心底。

    所有人都痴痴张开嘴巴,无声的看着朱雄英。

    很多人的思想高度,根本跟不上朱雄英的思维!

    别说跟上他的思维,就连话语,他们都跟不上。

    于是乎,就有许多人愣在原地,在回味着朱雄英刚才的话。

    当然,也有聪明人。

    “啪啪啪!”

    掌声响起,只有一人,且越来越大。

    人群中,渐渐走出来一位不高的夫子,他头戴四方巾,看起来不过三十来岁。

    “好!”

    “说的精彩至极!”

    说着,他走到朱雄英面前:“方孝孺,见过朱公子!”

    朱雄英愣了愣。

    方……孝……儒!

    他怎么来了?

    方孝孺面皮都在微微颤抖,脸上带着扭曲的兴奋,一直弯腰行礼。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