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13章:老爷子变化,和天云观有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13章:老爷子变化,和天云观有关! (第3/3页)

料之后,朱长夜对郑和的心智,就愈加佩服起来,航海这事,真不是随便拉个人就能完成的。

    “成了,咱明天还要议航海之事,能否成功未尝得知,你下午也有事儿要做,咱不在这多待,走了。”

    朱元璋拂袖准备离开。

    朱雄英点头:“好,我送您老出府。”

    ….….….….….….

    应天府。

    都察院左都御史王骞,赶在日落黄昏的时候,来到了应天城大明宫前。

    望着巍峨的大明皇宫,王骞有些唏嘘。

    老爷子还是和以前一样,虽然年纪长了,杀心却一点没消下去。

    蓝田县几百条人命,无论老幼,都死在锦衣卫的屠刀之下。

    这种震慑,让蓝田上下官吏无不瑟瑟发抖!

    微微感慨了一下,王骞便进了皇城,还没到都察院衙门,就有几个同僚并肩赶上。

    “王御史,回来啦?”

    王骞点点头:“回来啦,蓝田县几百条命,随着本官一起回来了。”

    礼部侍郎左右看看,压低声音道:“王大人,那杀人的奏疏,你看了没?”

    王骞愣了愣,有些警惕:“张侍郎,你什么意思?”

    礼部侍郎道:“我们最近发现,这奏疏批的有些古怪,你没有感觉吗?”

    这话说出来,王骞顿时愣住了。

    他猛地一个激灵,想起那封交给自己的奏疏批复情况,虽然是杀人,可那批复的奏疏上每一个字都十分稚嫩。

    当初王骞还觉得古怪,也没深想。

    现在回想起来,竟不由得一呆。

    是啊,和以前老爷子批的有些不一样了,要是老爷子批,那奏疏上的怒气,恐怕更能从奏疏跃然而出,而且那脏话,估计都塞满奏疏了呀!

    这次拿到的奏疏呢?

    虽是杀人,但稚嫩的令他头皮发麻!

    “怎….怎么回事?”

    王骞愣愣的看着礼部侍郎。

    礼部侍郎摇头,低声道:“老王,我咱两是邻居,你亦对吾儿如己出,咱关系亲密我才告诉你,你莫乱说。”

    “本官总觉得,皇上将奏疏,给旁人在批!”

    “那字迹和行为我看了,不是太子,是另有其人!”

    嘶!

    王骞大惊,有些不敢置信的看着礼部侍郎:“怎么.…”

    嘘!

    王骞赶紧小声道:“咋可能?除了太子老爷子还能给谁批?皇长孙朱雄英,还是皇孙朱允炆?”

    提及朱允炆,王骞眼眸是有些明亮的。

    他和朱允炆走的很近。

    而前段时间老爷子去东宫吃饭,是在朱允炆陪同下,高高兴兴离开,他也是看到的。

    礼部侍郎摇头:“本官借故去国子监找过刘三吾,皇孙朱允炆每日都会去进学,这奏疏,绝不是给他批的!”

    王骞愈加惊愕:“殿阁恢复权力了?!”

    殿阁,通俗点说,就是已消失的宰相班子,自朱元璋登基之后,他就改革宋元制度,将相权彻底瓜分殆尽,更加巩固了皇权集权。

    要是殿阁重新恢复批阅奏疏的权力,那么入阁之事,将会是每一个文武百官的宏愿!

    然而一盆冷水再次剿灭他的想法,礼部侍郎道:“本官也去过殿阁,奏疏那些学士们没权力批。”

    王骞有些不悦:“张大人,你逗本官呢吗?你究竟什么意思?”

    张侍郎道:“我咋知道,我就是再想,老爷子究竟在做什么?”

    王骞也有些迷茫。

    张侍郎想了想,开口道:“我觉着,是皇太孙朱雄英,雄英殿下批的。”

    王骞错愕:“雄英殿下,老爷子以前不是说让太子殿下教导?”

    这也是他第一时间,没把人选想到朱雄英身上的原因。

    因为以前老爷子曾公开说,让朱雄英给太子教导,他就不费心了。

    张侍郎深吸口气:“可能,是天云观的原因,是那里有位对老爷子举足轻重之人,才改变了老爷子的想法,让老爷子亲自教导太孙。”

    王骞瞪大眼睛:“一个皇城外的道观?此事….可有依据?”

    张侍郎认真道:“自然有依据,我才敢说出来。”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