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四十二章 研究猴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四十二章 研究猴子 (第2/3页)

态度的。

    本来这一条就是提前定好的,但是从霍光这儿提出,霍光据理力争后,似乎就变得不一样了。

    这是在给霍光抬咖位。

    而有关沿途减免商税的消息,就是从项绪那儿传出去的。

    项绪为人说一不二,他传出来的话,已经吸引了大量商人的注意。

    虽然现在八字还没一撇,但……不少人已经在往这条铁路的沿线投资了。

    这叫一个手快有手慢无。

    这一条条的消息,在几个月时间里,慢慢的往外传。

    加上,项绪开始修建千安铁路的后半段,从洛阳到千乘的这一段,一下就把一切都给做实了。

    以大汉修养了几年的劳动力的富裕程度,最多只需要不到一年,就能修成功这条路。

    刘彻封禅已经箭在弦上了。

    准确的说,天下所有人,都希望刘彻早点封禅。

    把一切都坐实,把一切都敲定,不要再有变化。

    ……

    霍海最近正在做六年义务制教育的最后攻关。

    九年义务制教育现在指定是没戏。

    至少需要十年时间,真正的进入成熟的电力时代,才有可能。

    准确的说,是让蒸汽工业达到巅峰状态,同时发展出完备的电力网络,达成初级电网分布。

    这样的状态后,才有那么多东西可以学,才需要九年制义务教育。

    目前这个阶段如果九年义务制教育的话,会成什么样?到了极高深的程度,人人都只能学机械。

    大汉全体变成机械师?有啥用?

    过犹不及。

    要知道这后三年的教育成本是最高的,所以得省省。

    六年义务制教育,需要打通很多环节。

    比如既然确定了六年义务制教育,那就要确定中学和大学的地位,以及中学和大学需要的批准文件,各种标准化执行的流程。

    全都要制定出来。

    如今霍海全盘接下了文翁带来的这个时代的教育体系,然后根据自己的认知,来缔造这个六年制义务教育。

    本来以为很简单,结果搞下来之后,弄得霍海头皮发麻。

    教育就是未来的概念,大家不是不知道,大家只是不说。

    所以,在六年制义务教育,特别是教材的事情上暗中较劲的,比任何事情都多。

    霍海一直在梳理清楚里面的各种疙瘩。

    大司农这样的工作强度还是上来了。

    让霍海失去了少年时代的闲适。

    刚刚看完一份文件,蒋不疑小声:“大司农,公主殿下来了。”

    霍海放下笔,伸了个懒腰:“知道了。”

    卫长公主进来后并没有开口。

    蒋不疑知道自己该走了,于是就转身离开了。

    等他走了,卫长公主才开口:“今天母亲跟我说,父皇封禅,想要带炎儿上山。”

    霍海愣了一下。

    历史上汉武帝封禅,带的是大哥的儿子霍嬗。

    如今一切发生了变化,大哥好好地活着,所以霍嬗并没有得到那么好的待遇了。

    但,命运就是要让一位霍家孩子和武帝一起封禅。

    所以,变成了霍炎。

    卫长公主:“拒绝掉吗?”

    霍海:“为什么拒绝?答应吧。”

    这几年来,卫长公主已经发现霍海和刘彻没有当初那么亲密无间了。

    以前刘彻和霍海经常在四下无人的时候谈论天下,谈论未来。

    如今,刘彻和霍海已经到了另外一个层次。

    不需要说,只需要霍海一个眼神,刘彻就知道霍海的意见是什么了。

    只需要刘彻撵一下胡须,霍海就能明白刘彻的看法是什么。

    但,就是不会一起多说什么了。

    虽然看起来,君臣之间配合的更好了。

    但,只有身边人知道,越发紧密的合作,代表着越发稳定的等级关系,代表着越来越少的真诚交流。

    如今默契的是两个伟大的成功者之间的默契。

    并不是刘彻和霍海的默契。

    卫长公主很聪明,聪明到发现红毛猩猩和人的相似之处之后,没花多少时间,就把进化论给写了出来。

    所以,卫长公主也很明显的感觉到了霍海和刘彻的间隙。

    这种间隙不是那种不对付。

    恰恰就是两人之间没有了任何不对付,才让人觉得奇怪。

    明明以前霍海经常拒绝刘彻,刘彻也要仔细思考后才答应霍海的要求。

    如今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