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二十四章 (大章)问鼎天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cxzz958.com
    第二百二十四章 (大章)问鼎天下 (第1/3页)

    霍炎出生的消息,在整个长安都引起了轰动。

    那可不是一般人,是霍海的儿子。

    更轰动的是,一船婴儿用品,从南海郡出发,经过了沿海,经过了长江,经过汉水,在宛城下货,搭在在火车上,抵达长安。

    整个过程,一共花了十二天。

    十二天。

    这些婴儿用品,都是霍炎在长公主肚子里的时候,霍海准备的东西。

    因为这船各式各样的婴儿商品的到来,还有人嘀咕过。

    一名宗室在刘彻面前嘀咕:“当初五皇子出生的时候,霍大人也只是准备了一件学步车,如今霍炎出生,霍大人还真是不辞辛苦,搞出这么多婴儿用的物品,那橡胶奶嘴,啧啧,真是精妙。”

    刘彻根本没有任何思考,直接:“拖下去打,打完丢回去反省。”

    当初刘墨出生的时候,霍海正在前线打仗,实验火枪,打的匈奴节节败退。

    那个时候,霍海哪有时间做什么准备?能提前准备一个学步车,已经不错了。

    刘彻把人拖出去后,才细想觉得霍海这些年做的太多了。

    于是,刘彻发了一道震惊整个长安的圣旨。

    霍海屡立奇功,卫长公主贤良淑德,夫妻二人功勋卓著,封霍海幼子霍炎,南国公。

    封公?

    公侯伯子男的事情,似乎已经远去了很多年了。

    大汉不封公是有原因的。

    而如今,刘彻在丞相都不想要的情况下,来了一次一百八十度大掉头,直接封南国公?!

    虽然刘彻宠爱卫长公主,但给卫长公主的孩子封公,也未免太过于宠爱了吧?!

    这是什么意思?算是开启了新的时代,因为大汉人口太多底盘太大所以准备封各种国公了?

    还是说国公只封给外戚?

    如果从某种角度上讲王只封给宗亲,那公只封给外戚,侯封给外姓以及恩不如王公厚的宗亲外戚。

    这样也比较说得通。

    而宗亲的母系往下传属于外戚,皇帝自己的皇后、夫人的亲戚属于外戚,这样的划分也非常有可能。

    但也许,刘彻要开放封公限制,允许建立公国?

    这可就几乎等于违背了汉初的外姓不可封王的铁律了啊!

    公,是什么?就是小一点的王国。

    对比侯国来说,公国已经具有了完全的独立性,地盘够大,旁人伸不进来手。

    关起门来,可能干任何事情。

    一家两家还好,若世上有他十来个公国,岂不是重演春秋战国的旧事?!

    可是话说回来,当初世界多大?如今世界多大?

    当初秦始皇出兵攻打西殴,得准备个三五年,还需要专门挖一条灵渠。

    如今呢?只是运输货物,都能十二天运到,这不到两周啊!

    如果是运输军队,十天能不能到?甚至八天?

    未必不能!

    八天时间长安的大军就在南海郡城粤府的外海架炮了,有反叛的可能性吗?

    几乎没有。

    所有人都这么想,只有霍海不这么想。

    旨意送到霍海手中的时候,霍海思索了起来,很快就明白了刘彻的想法。

    刘彻先是把原来的南越国的属地,全部封成了南海刺史部,看起来就没有把这个地方肢解掉。

    为的是让本地人安心。

    但是看到南海郡送过去的工业产品后,刘彻肯定意识到了这边的发展要比想象中好。

    这么好的发展,肯定没有乱局,如果是乱局,肯定是发展不起来的。

    所以就证明南海刺史部的划分,有点过于谨慎了。

    所以,就把南海郡单独划出来,划成南国。

    这样,南国和南海刺史部,就分开了。

    等于把原来南越国拆分成了两部分。

    这个设想也非常符合霍海一开始的想法。

    一个刺史部,拥有两个三角洲?这太奢侈了。

    出去打听打听,任意一个三角洲海湾都可以诞生出一个世界级文明,一个州级别的单位,拥有两个?那肯定不行啊。

    必须得分开。

    但是分开后,怎么保证统治力呢?

    其实很简单。

    金北已经到了河口了,红河三角洲的平原已经成为大汉的水稻稻米供给中心了,而红河的第二流的土地,全都要成为橡胶生产基地,水果生产基地。

    而橡胶生产基地和水果生产基地,这些东西,刘彻的占股都是六成七成。

    等于全民在给他打工,他指派的公司官员占据着这儿民间所有势力,而他指派的政府官员,占据着行政上的权利。

    所以,这个地方孕育不出任何权利,几乎所有权利全都是皇权空降。

    但是发现这儿适合发展之后,让刘彻直接把粤府丢在旁边不发展,刘彻又不甘心。

    那怎么办?

    只能让霍海发展。

    霍海把这儿发展好了,特别是农业方面发展好了,才好收农业税。

    顺便利用这儿的土地架设食品、水果加工厂,从中获利。

    有南国公这个职务在,不怕霍海不出力。

    而当初一切都是计划好了的,未来霍炎成年后,必然不可能就藩南国。

    到时候大汉的领土将会推的非常广,到时候肯定会改封的。

    交换条件就是,从南国的只有农业税,变成到其他地方,能使用商税。

    这个主意是霍海出的,霍海自己能拒绝吗?

    不能。

    霍海自己是会赚钱,随随便便就能超过一个公国的税收的百分之一。

    但是,霍海自己的儿子会赚钱吗?

    孙子呢?

    重孙呢?

    他们要是自己赚不了钱,岂不是成了废物?

    但是,如果他们在海外有一片公国,面积有一州之地,而在这个地方收的商税,百分之一可以任他们使用。

    这是多大的好处?

    人家奋斗一万代,都赚不到这么多钱。

    所以,如果未来刘彻提出改藩,霍炎是绝对愿意的。

    而到时候,刘彻就可以顺势收回已经发展好的粤府,一个成为了南方航运基地的粤府。

    这其实还要归功于闽越的人野心大。

    本来在大汉对南越起心思的时候,刘彻就想过如果闽越这边的人投了,那就在闽越建立一个大港口,作为大汉往南往西航运的港口。

    这样一来,闽越地区绝对起飞。

    但是闽越一直不投降,反而南越不费工夫就拿下了,这就让局势发生了变化。

    粤府就上了台面,而原本划在鹭岛、南安(厦、泉)一带的港口,就顺势取消了。

    为什么取消的这么果断,而不是等一等呢?

    毕竟粤府作为南越国故地,如果发展起来了,其实还是有一定影响的,谁能确定没有古越旧人的旧思想传下去?

    但!

    坏就坏在闽越和东海的问题更大。

    当初霍海提议设立一个锦衣卫,作为对外的间谍基地,又王贺治理。

    王贺的人,遍布南越国。

    直到霍海的人接手,霍海亲自过来,王贺的人才从南越往闽越移动。

    这些间谍,过去了之后,为了拿下信任,能说得出什么来呢?

    ‘王上额头有一道紫气!’

    ‘我关这里有王气。’

    “大王,您可以带一顶白帽子。”

    结果如何?

    东越王驺余善有自立为粤武帝的打算!

    这可以说是王贺的人钓鱼执法,给驺余善的自信心抬起来了,才让他失了智。

    也可以说是他自己作死。

    如果没有霍海带来的影响,驺余善也不是个安生的人,他会在六年后自立越武帝。

    就是这家伙有点不学无术。

    是,南越国是也称帝过,但是情况完全不同。

    赵佗接受了汉高祖赐给的南越王印绶,臣服汉朝,成为汉朝藩属国。

    高祖十二年(前195年),高祖崩而吕后临朝,开始和赵佗交恶。

    吕后七年(前181年),吕后发布对南越禁令,后赵佗称帝。

    就是在吕后临朝这一段时间里,赵佗称帝,并且和长沙国作战。

    但是在文帝元年(前179年)后,吕后崩,赵佗立刻去了自己的帝号。

    该说的不说,赵佗死的时候,应该是以高祖类似的规格偷偷埋了,毕竟是享受过帝号的人。

    而第二任南越王赵昧,是越南文王,但下葬的时候,以文帝的规格埋的。

    现在驺余善起的心思是什么?

    这可不只是口头上占便宜,他还自立为武帝。

    他可不是死了之后谥号武王,然后偷偷以武帝的规格埋葬。

    而是活着的时候,想要自立为武帝。

    这个意思就和汉武帝那个武帝不一样了。

    他这是周武王继任周文王的意思。

    也就是说驺余善想要在名义上,占据越武帝的名义,然后从法统上,继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cxzz958.com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