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大章)买下南越国! (第2/3页)
诉卫伉:“男儿志在四方,你已经不是那个受母亲保护的小孩了,只有刘墨这样的小孩子,才在母亲羽翼之中。”
“如果你母亲担心你这一脉失去传承,那大可不必担心,即日起,你就是镇美大将军,去美洲吧,打出基业来。”
卫伉现在什么职务,什么未来都可以接受。
镇美大将军?
卫伉也知道新大陆被发现,因为沿岸雪山和巨木海岸线过于美丽,被命名为美洲的事情。
去海上么?
卫伉还没看过海:“是,陛下!”
……
十一月,第一批从美洲运过来的橡胶树树苗,已经在红河三角洲的边缘种植了。
这个举动毫无疑问是挑衅赵婴齐。
但是,赵婴齐根本不为所动。
赵婴齐认定了霍海即将崩盘。
南越国,一亩优质土地,价格是二百大钱,一亩中等良田价格是一百大钱,而劣质土地,价格是四十大钱。
这里都是半斤钱。
换算成大汉的钱,就是优质土地四百大钱,中等良田二百大钱,劣质土地八十大钱。
这个价格,差不多是洛阳区域内非近郊的土地价格。
其中劣质土地比大汉地价最便宜的地方都便宜。
没办法,这里是南越国,这里有两个三角洲冲积扇,还有一整个沿海平原,这个沿海平原,虽然狭窄,但是长度达到了上千公里。
他们目前开发出来的良田数量是九十三万顷,什么概念?比蜀郡上一次统计的时候统计的数字不差。
不过成都平原的耕地是天生肥沃,同时改造了几百年了。
而这边的田土次等肥沃,只改造了几十年。
而一顷等于一百亩。
所以,整个南越国,所有的田,算下来价格是二十八亿大钱不到。
他们流通中的土,价格合起来,是二十二亿大钱不到。
他们所有县城的重要土地宅院,价格是十七亿不到。
合计起来,一共是六十七亿。
实际上,霍海的钱,轻松就能吃下整个南越国。
甚至于,大汉发展到今年,除了霍海和刘彻之外,还有其他人能吃下这里。
比如李家曹家联合,差距就不是很大了。
比如刘彭祖和鲁王刘光,合起来也差距不大。
霍海之所以慢慢吃,是在给南越国朝堂百官反应时间。
不要以为这些人未来能在这里当土霸王。
等南越国一回归,长安成都洛阳甚至是千乘的资金将会涌入这里,把地给拿下来。
至于这些人得到的钱,霍海不会去动。
但是人不能拥有自己本事之外的钱,市场会拿回去的。
但是,现阶段,霍海需要他们拥有南越国大量资产,然后站在自己这一头,把赵婴齐架下去。
霍海看着账本,商富兴匆匆到来:“开始了!”
霍海挑眉:“哦?”
商富:“市场上出现了一股莫名的势力,开始收购欠条。”
这个生意很奇怪,欠条其实就等于是钱,它可以直接流通,可以购买物品,可以换取金属货币。
为什么还有人出钱收购欠条?
而且是加价收购?
这个人想要干什么?
这个人只有一个目的。
挤兑半两钱。
他害怕自己挤兑的时候别人不跟,所以他需要大量收购半两钱。
“现如今,南越国的通货紧缩这么严重,赵婴齐还拿半两钱出来兑换欠条,你猜是谁没饭吃了?”
商富思索了一下抬头:“南越军队。”
霍海点头。
现在南越国所有的百姓,都是跟随霍氏走的。
农业居民,即将要开始种植霍海的土地了,因为不久之后别人手里就没有土地了,只有霍海有。他们只能租霍海的土地种。
就算是自己有土地的普通农民,也要依靠霍氏高价出售稻米,购买只有稻米价格三分之一的小麦制品过日子,这样才有余钱购买其他想要的各种生活必需品,柴米油盐酱醋茶。
城市居民,跟随着霍氏的产业工作。
就算不是霍氏旗下的工人,也是在二级转卖霍氏批发的商品,购买霍氏的商品生活吃霍氏的鱼,端霍氏的碗。
读书人,读着新学。
南越国本来就注定了不可能独处,因为他们一直就是用的大汉的文字。
他们可不是只使用小篆,在大汉那边改隶书后,这边的有识之士马上开始学隶书。
在长安开始教新学后,这边的有识之士马上开始学简体字。而现在霍氏还在积极推动学校建立,学习简体字的更多了。
南越百官,跟随着霍氏购买田土资产。
他们现在和霍氏共同掌控着南越国八成的固定值产。
除了目前不能买卖的未开发的山林,赵婴齐王室直属的土地,各地郡县官衙直属的土地(官府开荒),其他的资产,都是他们和霍海共同持有的。
整个南越国,所有的阶层,只有两个群体跟随着赵婴齐麾下。
一个是本地渔民,他们看到霍氏就生气。
一个是军队,他们只吃皇帝的饭。
但是,不久之后,霍氏要开始在南越国全沿海地区收集鱼粉,运送到千乘到长安,来增加猪狗鸡鸭的额产量。
不久之后南越国的渔民,都得站上霍氏的船。
唯一剩下的,还在南越国王赵婴齐手中的,就是南越军队。
而现在,赵婴齐为了收购欠条,开始出售半两钱收回欠条。
他一直在造币,但是南越国造币技术铜提炼技术,造币能赚多少呢?造币速度能有多快呢?
所以,他只能挪用军费。
南越国将士,在一个蒸蒸日上的环境里,在所有人都越来越有钱的环境里,突然吃不上饭了。
他们,还站在赵婴齐那边吗?
南越国的普通市民突然有了工作,月入翻了七八倍。
南越国的富人,把固定资产卖了,手头的钱更多了。
南越国的百官,从百亩之家变千亩之家巨千亩之家,甚至万亩之家了。
所有人都越来越富裕,吃的越来越好。
这个时候,军队断粮了。
商富:“但是公子,您这么兑换,到时候赵婴齐还是要发动挤兑的。”
“我们到时候哪儿来的钱兑换呢?”
霍海淡然:“我们有多少欠条就有多少半两钱。”
商富:“可是我们不是用了大量的半两钱,兑换给了南越富人们购买他们手中的田土么?”
“现在我们有整整五十亿半两钱的缺口啊!”
商富思考了一下继续:“而且,现在赵婴齐开始这么兑换之后,肯定有其他人跟着兑换,这带起了风气之后,不少富人手里也会囤积欠条。”
“到时候赵婴齐挤兑时,大量富人都会挤兑。”
“现在市场这么混乱,有些兑换了欠条的人,暂时不会存钱也不会兑换钱给银行,可能会持有半两钱观望一下。”
“如此计算,我们至少有七十五亿半两钱的缺口。”
“这怎么解?”
霍海哈哈大笑:“赵婴齐也是这么想的。”
商富不解:“难道不是吗?”
霍海淡然:“是吗?”
是啊,无论如何算,霍海这儿都有七十五亿半两钱的缺口。
这个缺口太大了。
就算现在南越国王赵婴齐把造币权给霍海,让霍海开炉造币,几个月时间都造不出这么多钱币来。
这个问题怎么解?
当然,商富知道现在大汉的舰队随时都能把番禺炸上天。
只是,霍海说过要和平拿下南越,才能达到让他们不再有反心的效果。
怎么解?
霍海笑了笑,看向窗外,不说话。
商富知道,别人这么装逼是装高手,而公子是真高手。
所以也不再问了。
公子胸有成竹,自己只用看表演就行了。
南越国,将会是历史上第一个被钱吞掉的国家。
……
时间斗转。
赵婴齐巡视军营。
南越瓯骆将左黄同急切:“王上!我们已经很久没有给士兵的家人发补贴了。”
南越国是一个军事为骨干的国家,士兵的待遇非常好,和以前长安良家子类似。
一个军人一年吃多少粮食,家里人能拿到这个标准一半的粮食补助,而未成年子女能拿全额。
但是现在已经停发四个月了。
赵婴齐摁住黄同的肩膀:“你知道孤在做什么吗?”
黄同哪儿不知道?赵婴齐承诺过,只要这事成了,未来会把一整个县的良田分给他。
黄同是越族人,是吕嘉走后,越族的代表了,也是军中最高层的官员。
因为母亲是汉人,子女又和汉人联亲,倒是没有被其他将领敌视,一路坐到了这个位置。
目前除了负责王城守备的中尉高,就属他的权利最大了。
其他几个将军代表,手里的兵都要少一些,或者是直属于内卫的职务。
黄同:“可是,现在老百姓日子过得越来越好,将士们心寒啊!”
以前,将士们吃饱了,看着老百姓挨饿。
现在老百姓大鱼大肉,看着将士们挨饿。
还有以前穷的快穷死了的平民小孩,问将士的孩子:“你家怎么不吃肉,是不爱吃吗?你家怎么不吃晚饭?少吃一顿减肥吗?听说长安流行减肥,你们日子过的真好,居然还有功夫减肥。”
天老爷,将士们都快吃不起午饭,只能吃早饭了。
赵婴齐咬牙:“让将士们忍一忍,你再把消息告诉一些中层将领,让他们知道秘密,让他们坚持一下,马上就要开始挤兑了!”
听说终于要开始挤兑了,黄同松了一口气。
赵婴齐此时想要笑。
为了积累欠条,赵婴齐把自己的皇庄都给全卖了,能卖的资产都给卖了。
甚至偷偷派人拿出了一些不存在的野山的山头,拿出去卖,价格颇高。
霍海照单全收!
不怪霍海收。
过去几个月,橡胶树苗真的发起来了!
霍海不知道后世东南亚的橡胶产业都在什么地方,但是现在天气比后世炎热,整个红河三角洲往里走的山麓,都能种植橡胶!
这一批树种下去,七年后就可以开始割胶了。
所以霍海急需要买山麓山脚下的田土。
田?霍海哪怕再有钱也没那么奢侈。
今年霍海主导整个南越国能产粮食的地方都在种植粮食,这些稻米未来都要送去北方的。
还有很多地方开始大规模种植果树,不久之后南越国要建成水果罐头基地,无论是海上还是整个北方都需要罐头。
因为要补充维生素。
现如今大汉夜盲症太多了,就算伙食上来了短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