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自有主张 (第2/3页)
卢楚看看面前被侍卫打翻在地的一众突厥来使,以及旁边惊愕莫名的洛阳官员,朝着杨青远去的背影张了张嘴,最后还是摆了摆手:
“照办吧。”
杨青回到宫中不久,以元文都为首,听闻突厥使节被抓下狱的一众文臣也陆续赶来宫中。
众人在书房中聚在一处,相互看了许久终于还是元文都先开口道:“皇上,突厥使节一事……”
“怎么?”杨青笑道:“元丞相觉得不妥吗?”
“皇上此举虽然大快人心,但也无异于公然宣战。”元文都苦笑道:“倘若突厥发难,此时于洛阳绝非好事。”
“洛阳西北两边有李渊,东面有窦建德,要打也是先打他们,怕什么?”
元文都闻言默然。
眼下天下乱局不定,中原如四散流沙,难以凝聚。
北方突厥势大,但凡有志争天下者,无不想稳住突厥态势,留出精力先将中原平定。
强如李阀,勇似窦建德都知道这个道理。
杨青不可能不懂。
这样的作风唯一可以解释的,就是他仍然没有稳坐龙椅的打算。
想到这儿他无奈问道:“今日消息恐怕用不了多久便会传回突厥,到时裴行俨将军孤军在外,将再没有转圜余地,我等该如何处置?”
“余地?”杨青摇头道:“突厥和中原从来都没有余地一说,何况行俨如今在漠北闹出那么大动静。”
略微琢磨一阵,他反问道:“晋阳如今局势如何?”
元文都拱手答道:“老臣收到的仍是十天前的消息,李世民率兵已趁着寒冬结冰,由龙门东渡黄河,驻扎在柏壁一带与刘武周麾下宋金刚对峙。
两方如今尚未有过交手。”
点了点头,杨青记得李世民正是在柏壁驻兵,以坚守不出的策略消磨宋金刚士气锋锐,随后才找准时机一击破敌。
而现在的晋阳仍在刘武周手中,整个山西一片大乱。
如今天寒地冻,突厥也不可能冒着风雪出兵南下。
裴行俨能活跃到现在,大概也得益于这两个原因。
只是不知道连游牧民族都无法奈何的寒冬,他是怎么熬下来的。
“皇上。”这时郭文懿说道:“突厥国书虽毁,但人还在牢里关着,不如微臣前去拷问。等得到确切消息,再派小股队伍潜入突厥。
一旦找到裴将军踪迹,立刻召他回来。”
杨青缓缓摇了摇头,没有回应。
他知道裴行俨不是无脑莽夫,战场上虽不惜性命,但实则粗中有细。
能回来早回来了,此时没回来只能说明他遇到了回不来的阻力。
况且突厥如果能掌握他的确切位置,又何必派人来洛阳兴师问罪,直接提着裴行俨脑袋来才会更解气一些。
那封被烧毁的所谓国书,大概率只是发泄不满,威胁恫吓以及勒索财物罢了。
一念及此,他朝众人摆手道:“散了吧,此事我自有主张。”
原本因此事心绪不宁的一众文武见他浑不在意,再想起洛阳所处位置也都各自放下心退下。
元文都几人略一迟疑,可等杨青离殿而去,也无奈退出殿外。
等出了乾阳殿,赵长文拦住几人道:“洛阳如今与突厥撕破脸皮实无益处,各位方才怎么绝口不提呢?”
几人闻言默然。
唯独卢楚冷哼一声道:“巴结突……突厥,也不见得有什么好处。”
赵长文怒道:“我几时说要巴结突厥?但如今天下各方都要稳定与其态势。李阀如此,窦建德如此,刘武周那奸贼更与突厥穿一条裤子。
洛阳如今需稳住突厥,来年开春才可择地用兵。
可到时如果因为突厥牵扯精力,何谈扩充实力?”
“我……我没想那么多。”卢楚平静道:“可方才皇上所为,却……却让我觉得分外提气。汉家男儿,就该如此一般才不枉平生。”
平心而论,卢楚也觉得杨青所做多有不妥。
但回想杨青一掌压服跋扈的突厥人,心中又平添一股豪气。
赵长文苦笑道:“我知道卢大人你受了委屈,皇上此举也的确解气。可经此波折,我等恢复大隋盛世的愿景何时才能实现?”
众人闻言又再沉默。
片刻后卢楚忽然出声道:“或许他坐上皇位本就是一场误会。”
郭文懿皱眉道:“卢大人此言何意?”
卢楚轻叹道;“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