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下乡销售 (第2/3页)
的程度,可家里人也是要吃用的啊。
大部分有别的门路的早就离开了,剩下来的都基本是些年级比较大或者实在找不到别的出路的工人。
林可需要面对的问题太多了,若是可以的话他都想跑回轧钢厂去了。
一个人静静地待了会,叹了口气,总是要去面对的。
找来了车间主任,两人一同到成品库房去看了看。
衣服并不太多,除了一批上任厂长求来的附近玻璃厂的工服订单,还摆着不少的看着就觉得厚重的棉大衣和棉裤。这些都是冬季积压下来卖不出去的成品,还有少量的夏季成品。
款式老土,做工也很粗糙,但出奇的是质量还不错,非常结实,林可自己用力的扯了好几次。
对着跟上来的车间主任问了下为什么卖不出去,可对方却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一个劲地说争不过那些大厂,是那些大厂太无耻了,自己的订单都做不完,还跑下来和他们抢活计,上级领导又不去管云云,一个劲地吐着苦水。
懒得听他的解释,林可转而问了下成本和对外销售的价格。
这个年头运输还不发达,成本也不便宜,像一件夏季汗衫成本大概在0.7-1元左右,收卖的价格是由国家制定的,上下浮动的区间并不多卖到1.3-1.65元。
冬季的就更贵了,成本能够去到3 4块钱,售卖价格大概在1.5-2倍左右。
基本所有的针织品价格都是按照成本价的1.5到2倍左右出售的。
本身就没什么赚头,买的人少,竞争对手还TM贼多,价格也不归自己说的算,竞争手段被限制得死死的,活不下去倒也是正常。
而且销售人员也没有丝毫的服务意识,态度一般都好不到哪里去,都属于那种爱买买不爱滚的无所谓状态。
回到办公室,组织起管理层开了个会,问了下玻璃厂的订单还能支撑多久,得了个一半人休息一半人工作的交替干活的话,还能坚持半个月左右,撑到交付期没有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