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四章 你这不是在表白吧? (第3/3页)
尤其是杜笙的功夫十分惊艳,演技更不逊色于他的音乐才华!”
《纳什维尔快报》评论称:
“《导火线》是近期难得一见的警匪动作片!
剧情紧凑,大胆新颖的动作设计让观众惊叹连连。
结尾处两人的对决尤为精彩,喜欢动作和犯罪题材的观众一定不能错过!”
《旧金山记事报》写道:
“这个周末上映的热门电影中,《导火线》虽然排片不及好莱坞本土的《光荣之路》、《歌舞青春》,但反响热烈,上座率犹佳!
杜笙凭借其真功夫与乐迷,再次证明了自己的号召力。”
“……”
这些文章虽然有些酸味,却也侧面证明《导火线》的确闯入了北美娱乐圈视野,甚至吸引了不少媒体关注。
早上,杜笙翻看着助理崔雅怡带来的各种媒体报道。
总体来说,赞扬的声音多于批评,
但大多数报道都很简短,没有那种好莱坞大片应有的吹嘘与分析。
不过,杜笙已经感到满足了。
一部华语电影,如果不是自身有些号召力,宣传资源到位,这些报纸可能根本不会给予报道。
文章中对他的称赞也不少。
认为他的体格、格斗和演技都十分出色,甚至比上一部《杀破狼》还要精彩。
对于这些赞誉,杜笙只是微微一笑,现在更关心的是票房成绩。
毕竟,只有票房成功了,这些夸奖才有意义。
否则一切都是徒劳。
而周五的票房数据至关重要。
因为它可以推算出整个周末的票房表现,进而评估这部电影的整体票房水平。
此外,院线方也会参考首周末的表现来调整银屏数量与排片,直接决定电影的命运。
若哥伦比亚影业+米高梅都觉得没什么前途,哪怕你是股东都没特例。
吴倞有些坐不住了,在大厅里来回踱步。
杜笙笑着打趣道:
“最近跑了那么多场宣发活动,你还嫌双腿不够勤劳么?”
吴倞作为电影主演之一,虽然这两年多得杜笙携带,但是还是有些担忧。
毕竟这是他参与的第一部能在北美圣诞档上映的电影啊。
这是无数亚洲艺人梦寐以求都做不到的事!
吴倞叹了口气说:
“笙哥,《导火线》毕竟是华语电影,我担心外国观众不买账啊!”
有句话他还没说,那就是上部《杀破狼》是直接卖断给索尼的,对方为了回本会尽全力。
但这部星际传媒是有分成的。
再者,索尼目前的重心放在《最后的假期》这部投资3千万美元的喜剧片上,差别对待难以避免。
另外,好莱坞的竞争非常激烈,如果这次失败了,对他未来的憧憬也有不小影响。
杜笙笑了笑,道:
“你这是对自己没信心?
霓虹那边突破20亿霓虹币票房的报道你也看到了,质量绝对没问题。
而且我既然把这部电影带到北美来上映,自然不会闹着玩。”
杜笙言语中透着从容与自信。
事实上,这就是他心中所想。
想想他为《导火线》做了多少宣传?
为了这部片他不仅登上《时代周刊》封面,还有UFC中量级世界拳王,以及跟泰森对决掀起的热潮可以借势,更别说英文专辑带来的长尾效应……
这么多的努力和宣传手段都用上了,如果《导火线》还比不上《杀破狼》,那他真无话可说了!
见杜笙这位资方+主演都这么云淡风轻,吴倞心里的确踏实了不少。
毕竟目前有资格闯入好莱坞的也是对方。
至于他自己,连尾气都追不上。
与其担心北美这边的反响,还不如稳固华人印象。
多得与杜笙合作的几部片,他在亚洲已经有些路人缘了。
“笙哥,你这定力绝了,活该你成大事!”
吴倞竖着大拇指往沙发里一瘫。
屁股还没坐热乎,就听见走廊传来“咔哒咔哒”的动静。
老美院线经历上百年发展,票房结算系统早就成熟了。
眨眼功夫,米高梅新任总经理特蕾莎就踩着十厘米细高跟走了进来,手里报表被风吹得哗哗响。
“先生们,猜猜看首日票房多少!”
这位新上任的总经理嘴角都快咧到耳根了,偏还要装模作样卖关子。
沙发上“噌”地窜起个人影,吴倞手里刚端的热咖啡差点泼自己一身,但他一双眼只顾盯着对方手上报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