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48为下一轮投资探路(1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248为下一轮投资探路(1更) (第2/3页)

园区后,正当年的陆建明就被调来,他现在正要做出些成绩,而他是个有能力有魄力的人。

    在他治下,奠定了姑苏园区高新产业的发展基础。

    但陈别江却更知道。

    陆建明时运其实有些不济,或者他做事过于务实。

    因为和他埋头百年大业的举动相比。

    他的对手引入的却是现成的三星等企业的工厂。

    双方就纸面成绩看,自然是陆建明“能力不足。”

    于是陆建明最终去了西虹市,陈别江也是在那时期和他认识,并成朋友的。

    而N年后。

    当园区和新加坡的二十年合作到期,三星等企业又因为人力资源压力以及更多问题撤离后,陆建明的功绩终于显现出来。

    甚至可以说,没有陆建明之前打下的基础,园区说不定会因为那些厂家的撤走一蹶不振。

    但因为有这个底牌。

    园区反而变得更干净更高端。

    然而那些对陆建明个人仕途而言已经没有意义。

    因为那都是N年后的事情。。。

    不过现在不一样了。

    陈别江想着这些,便笑道:“都是家里人,建明大哥你也太客气了。还是我请你吧,我正好有事想找你聊聊。”

    二十分钟后,陈别江和陆建明在金鸡湖边的一家餐馆碰头。

    双方坐下后,陈别江直言两点需求。

    一个是他想明年此刻将U盘二厂放在园区,还有就是陈别江要将白羽科技的科研总部放园区。

    U盘工厂建立二厂是必然的,因为专利在手,市场份额又在那里放着,随着电脑的进一步普及,未来不要说二厂,三厂都会有。

    当然这也是陈别江在为陆建明补充施政短板。

    至于将白羽科研总部放在这里,则是陈别江另外一个考虑。因为白羽科研部不能总和空调生产基地混在一起,随着科研部的进一步发展,他独立出来是迟早的事。

    更何况,姑苏的教学质量上佳,在这里能招到更多更好的后备人才。

    他两点一说,陆建明乐坏了,连声问投资额。

    陈别江也不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