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14章 针对外国品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214章 针对外国品牌 (第3/3页)

事情。

    就如同东方广场,需要周凯旋来操作一下。

    一个不小心爆雷的话,就会404。

    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下来。

    他没时间去顾魏金波的事情,也没有时间去帮赵诚组建了一下航空货运公司。

    直接从国泰那边挑了一个忠实可靠的人上来,在批一笔钱,让他去帮赵诚运作。

    这样一来,就算没办法成为最大的包机公司。

    也能够把渠道掌握在自己手里。

    将这件事情交给下面的人办之后, 他就没有再管。

    再说如果这种事情都要他去做的话, 那这么大的公司还怎么运作?

    给了钱之后, 航空货运公司很快就开张。

    毕竟只要能够用钱解决的事情都不是事情。

    不过苏老板并没有参加开业仪式。

    而且这家航空货运公司也和盛世没有丝毫的关系,至少, 从架构上来看是这样。

    趁有时间,苏老板开始酝酿一件针对外国品牌的大事。

    因为随着大批国际资本的潮水般涌入,以及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发力,各个行业的本土公司都面临空前的冲击,市场格局一日三变。

    而经过10多年的发展,中国本土公司已经具备相当的实力。

    消费者对国产商品也开始有一定的信心。

    在如此天时地利人和的背景下,如果提出振兴民族工业一定成为中国产业成长的战略构想,也能够形成一种浓厚的公众心理氛围。

    经过这些年的潜伏,盛世已经收购或并购包括BJ北冰洋、沈阳八王寺、天津山海关、青岛崂山、武汉滨江、重庆天府可乐、广州亚洲汽水在内的中国七大饮料品牌。

    其中上海正广和成立于1892年,其历史源远流长,并不比1886年诞生的可口可乐差多少;而天津山海关更是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大婚之际的指定饮品。

    去年的时候,八大厂在国内的占有额已跌到4%。

    于是大家伙商量出一个对策。

    这个对策的指导思想是“合作共赢”。

    想明白,既然打不过,那就暂时加入。

    饮料企业积极引入外资,乃至于被外资收购,学习他们的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先活下去,再想翻盘。

    合作共赢?

    苏辰可没这么想,他想的是先上车,后补票。

    缓兵之计。

    先把官方和八大厂稳住,借此机会占领高地,到时要杀要剐,还不是看盛世的心情。

    至少他比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要稍微仁慈那么一点点。

    而且也将两乐瓜分中国市场的道路给堵死。

    很快,一封由苏辰亲自起笔的稿件就通过《京城日报》发出去。

    标题为《振兴民族工业,保护本土品牌》……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