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 第一把火 (第2/3页)
江的文艺统战阵地来运作,但如今的战略方针需要调整,要向着商业化、大众化、通俗化的方向发展。”
萧滋追问:“那你展开来说说,准备要怎么做?”
“既然是要往商业化、大众化、通俗化的方向走,就必须要了解当下香江读者们爱看什么。”
方言道:“有需求才有市场,我们才能出版契合香江文化、读者口味的商业化大众。”
“武侠怎么样?”
董秀玉觉得内地的武侠热有一半要归功于港台武侠,想必香江的武侠氛围一定很浓厚。
然而,结果远非预想的一样。
潘耀名摇头苦笑说,现在可是武侠最低迷的时候,不管是香江,还是宝岛。
董秀玉满脸惊愕:“不会吧?”
“的确是如此,现在的武侠只有像金镛、古龙、梁羽生,还有岩仔这样的大家才卖得动。”
萧滋语气里带着几分沉重。
方言思索了会儿,便已经想通,之所以像方言、金镛这些武侠大家的还能够卖得动,主要多亏了改编的电视剧、电影带动了原著的销量,但从总体的大环境来看,武侠已经没落了。
“何况就算请人来写武侠,除了岩子以外,我实在想不到其他合适的人选。”
潘耀名说,古龙已逝,梁羽生封笔,金镛就算能写,出版、再版也会首选自己当家的《明报》。
方言摸摸下巴,倘若真选武侠,并非没有可选的对象,“黄易”的名字赫然从脑海里闪过。
“武侠虽然不行,不过我觉得纯爱,或者说爱情题材的是个值得挖掘的领域。”
潘耀名说,正是因为方言的《情书》在香江、宝岛等地卖得都不错,足以看出爱情的潜力。
“这个倒是可以记上一笔,只不过擅长此道的基本上都是女作家,像亦舒、琼谣、李碧桦……”
萧滋皱了皱眉,“她们的要价可不低,而且每一次出手,都会引起香江各大出版公司争抢,不管是论财力,还是论交情,人家未必愿意把自己的作品交到我们三联书店来出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