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85章 烫手山芋(二合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585章 烫手山芋(二合一) (第2/3页)

玉面面相觑,深以为然。

    “香江的图书出版市场是高度的商业化,香江广大的读者也更青睐于充满商业化的大众读物。”

    方言道:“所以香江三联书店出版的大部分、书籍和大部头,销量寥寥无几,才会落下这么大的亏空和债务,所以当务之急,就是让书店进行改革转型,把经营方针改为商业化运作为妙。”

    董秀玉迟疑不定,“可是商业化运作这……这真的能行吗?”

    “香江三联书店虽然在财政上有大窟窿,但经营了这么多年,在香江也拥有大量的人脉资源和大型的发行网络,而且还拥有丰富的海外出版销售的经验和合作商,这些都是商业化的有利条件。”

    方言一本正经道:“我想只要用心做细心搞,香江三联书店会有商业化成功的一天。”

    “啪!”

    沈昌文拍手称好,实际上,三联书店集团改制以来,也一直在学习香江出版公司的商业化经验。

    方言的这番计划,简直跟三联书店集团今后的战略不谋而合。

    于是乎,准备把香江三联书店作为商业化的其中一个试点,给集团其它分公司自负盈亏、商业运作摸索经验,一想到这里,沈昌文便兴奋地握着方言的手,视若珍宝般地盯着他看。

    “怪不得萧老他们会一而再再而三地指名要让方老师来当书店的总编辑。”

    “是啊是啊,让您来当书店的总编辑,当真是明智之举!”

    董秀玉见方言说得头头是道,觉得香江三联书店虽然是龙潭虎穴,但也不是不可以闯一闯。

    毕竟,如果留在燕京三联书店的话,恐怕依旧是副主任,而在香江,那可是副总经理。

    “过奖了。”

    方言道:“我也只不过是这么个不成熟的想法,具体该怎么开展,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秀玉啊,到了香江以后,一定要好好地配合方老师推进商业化改革的工作,明白吗?”

    沈昌文左看看方言,右看看董秀玉。

    见董秀玉毫不犹豫地说了声“明白”,方言笑着伸出了手,“那么秀玉同志,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方老师!”董秀玉双手紧紧地握住,用力地摇晃了几下。

    …………

    不知不觉地过去了半个月,该到的终于还是到了,方言和董秀玉的任命书下来了。

    知道方言要被调往香江三联书店的人为数并不多,恰恰刘心午是知情人之一。

    方言和他从文化部门里回到《人民文学》编辑部,立马就召集了全体编辑们开会。

    当着众人的面,沉重的语气里夹杂着几分遗憾,慢慢地宣读了方言工作调动的消息。

    顷刻间,满堂一片哗然,一个个交头接耳,脸上或多或少地流露出不可思议之色。

    “好端端地,为什么突然要把方老师调到香江三联书店呢?”

    “是啊,我们《人民文学》在刘主编、方老师的带领下,可以说是蒸蒸日上,在这个关键的节骨眼,怎么能把方老师调走呢?没有方老师,整个编辑部就要群龙无首了,我们可如何是好啊?”

    “没错没错,没有方老师,我们不行啊!”

    “………”

    会议室里一下子乱成了一锅粥,众人叽叽喳喳,吵成一团。

    “静一静,大家静一静!”

    陈晓曼道:“岩子这回的工作调动,显然是晋升,是领导们想要给他加加担子。”然后扫视一圈,“我听说香江三联书店目前出现了很严重的经营困境,急需要从内地派遣得力干将支援。”

    刘心午附和说:“岩子在《人民文学》的这些年,成绩和能力有目共睹,也只有像他这样出色的编辑,才能尽早地帮助香江三联书店摆脱眼下的困境,甚至像《人民文学》一样,带到新的高峰。”

    “可是……可是……”

    朱伟言语间充满着不舍,毕竟跟方言搭档这么多年,两人工作默契,相处融洽。

    “没什么可是的,我们作为文化阵线上的一份子,就理应要服从组织的安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